字词 | 马文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马文义?—1871清末甘肃河州(今临夏)人。回族。又名马尕三,人称“哈三阿訇”。早年移居西宁府属巴燕戎格厅(今化隆县)昂思多庄。1860年(咸丰十年)率当地及循化厅回、撒拉等族数千人起事。次年攻占西宁南川等地。1862年(同治元年)9月,碾伯(今乐都)“民团”与回民冲突,遂率众正式起义,旋即控制从碾伯至享堂(今民和县)间的大道。不久攻占了镇海、丹噶尔(今湟源)、大通、循化等地,控制了西宁地区,成为西北回民起义的重要基地之一。1869年金积堡战斗紧张时,曾派骑兵前往支援。1871年3月病死,部众改由马永福领导。 马文义?—1871清代撒拉族、回族人民反清起义首领。又名马尕三。巴燕戎格厅昂思多庄(今青海化隆县昂思多乡)人。撒拉族,一说回族。阿訇出身,人称“哈三阿訇”。原为西宁镇总兵马本源部下。咸丰十年(1860),率当地及循化撒拉、回等族数千人起事,杀死碾伯(今青海乐都)知县。次年攻占西宁南川等地。同治元年(1862)九月,因碾伯地主武装“民团”与回民冲突,遂率众正式起义,成为四大义军领袖之一(马文义以西宁为中心,马化龙以金积堡为中心,马占鳌以河州为中心,马文禄以肃州为中心)。控制了碾伯至享堂(今乐都县至民和县之间)的大道。二年,攻占镇海、拉课二营堡,重创西宁清军。三年,攻克循化厅城。四年(1865)至六年(1867),相继攻占大通城及贵德厅城,基本控制了西宁地区,成为西北义军的重要基地。九年(1870,一说八年),左宗棠进攻金积堡马化龙义军时,曾派骑兵增援。十年(1871)三月病故,义军由其部将马永福率领继续抗清。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