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马彦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马彦祥1907—1988

原籍浙江鄞县,生于上海。
中共党员。戏剧作家、导演、理论家。曾任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局副局长,中国剧协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等职。著有《戏剧概论》、《现代戏剧讲座》等。
原名:马履
字:燕翔
笔名:凡鸟、马凡鸟、司徒劳、尼一、某生者、彦祥、黄宋、斯人、惠君

马彦祥

迈进戏曲大门之前
记马彦祥
马彦祥
马彦祥(1907-)
马彦祥
马彦祥
王易庵
方雪纯等
刘英华
李立明
天津日报1983年3月13-20日
人物种种第46页
*中共人名录第307页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第239页
*中国现代六百作家小传第311页

马彦祥

不知有机巧,无事于心胸——纪念马彦祥同志
著名戏剧家马彦祥同志逝世
周巍峙人民日报1988年2月10日
戏曲研究1988年2辑
如烟往事久萦回——悼念戏剧家马彦祥和周传
沈祖安戏文1988年3期
戏剧战线的重大损失——追念马彦祥同志
怀念老马,学习老马——纪念马彦祥同志座谈
会上的发言
刘厚生
余 从
戏剧报1988年3期
戏曲艺术1988年3期
六十年间硕果存——怀念马彦祥同志
实干力行的艺术家——马彦祥同志周年祭
马彦祥著名戏剧家在北京逝世
马少波
陶 雄
李方诗等主编
戏曲研究1988年27辑
上海艺术家1989年1期
中国人物年鉴(1989)第13页
马彦祥

马彦祥1907—1988

剧作家。字燕翔。浙江鄞县人,生于上海。1926年在复旦大学读书时参加复旦剧社和上海辛酉剧社。1929年主编《现代戏剧》月刊,193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后,主编《戏剧》双月刊。并从事戏剧运动。1932年任天津《益世报》副刊主编。1934年任山东齐鲁大学教授。次年任南京戏剧学校导师,并与田汉等组织中国舞台协会。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上海任救亡演剧队第一队队长,从事救亡演剧宣传工作。1938年任《抗战戏剧》半月刊主编。抗战胜利后,到北平任《新民报》副刊主编。剧作有《古城的怒吼》《江南之春》《讨鱼税》《国贼汪精卫》,论著有《戏剧概论》《戏剧讲座》等,另有译作多种。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剧协副主席等。改编并导演京剧《柳荫记》、话剧《夺印》等。

☚ 沉樱   田仲济 ☛
马彦祥

马彦祥1907.7.5——1988.1.8

原名履,字燕翔,笔名尼一、涅伽、斯人等。浙江鄞县人。1926年在复旦大学中文系读书时,参加了复旦剧社和上海辛酉剧社。1928年大学毕业后,致力于戏剧活动。1929年主编《现代戏剧》月刊,出版戏剧理论著作《戏剧概论》,与洪深合译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1930年任职于广东省立戏剧研究所,主编《戏剧》双月刊。1931年主编南京《中央日报》副刊《戏剧运动》,出版戏剧论著《现代戏剧讲座》。此后,曾编导了话剧《械斗》、《讨渔税》等。1932年任天津《益世报》副刊“语林”和《戏剧与电影》的主编,1934年任山东齐鲁大学中文系副教授。1935年在南京戏剧学校任教,并与田汉等共同组织中国舞台协会。1937年主编《戏剧时代》月刊。抗战爆发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队任第一队队长,从事救亡演剧宣传工作。1938年加入郭沫若领导下的第三厅,在武汉担任《抗战戏剧》半月刊主编。曾根据法国萨都原著《祖国》,改编为五幕话剧《古城的怒吼》。1939年在重庆任中国电影制片厂编导委员,兼任国立戏剧学校教授。1940年2月出版独幕话剧《海上春秋》。1941年6月出版四幕话剧《国贼汪精卫》。1943年任中央青年剧社社长,主编《戏剧时代》月刊,出版改编的七幕剧《江南之春》。抗战胜利后,回到北平主编《新民报》副刊。1948年参加北平军管会文化接管委员会,任文艺部副部长兼旧剧处处长。后又去石家庄,任华北人民政府华北戏剧音乐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石家庄市戏剧音乐工作委员会主任,从事戏曲改革工作。建国后,历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局、中国剧协等领导工作。改编并导演京剧《柳荫记》、话剧《夺印》、《李秀成之死》等,先后发表有关戏曲的论文一百多篇。还翻译美国海明威的《在我们的时代里》、《没有女人的男人》、《康波勒托》等。

☚ 马少波   马健翎 ☛
0000013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3: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