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马嘉里事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马嘉里事件

马嘉里事件Majiali shijian

英国向中国西南渗透而制造的边境事件。英国侵占缅甸后企图开辟从缅甸经云南达中国内地的通道。1874年(同治十三年),英国缅印殖民当局组成以柏郎(Horace A.Browne)上校为首有200多名军人参加的探路队拟入云南勘探,并要求英驻华公使派一名译员赴滇接应。威妥玛即择马嘉里膺任。马嘉里(Augustus Raymond Margary,1846-1875),生于印度,父为驻印英国军官。1867年(同治六年)来华,历任驻台湾、烟台等地领事官。1874年调上海领事馆。马嘉里由沪启程,经汉口、湖南、贵州、云南,于1875年1月17日(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十日)到缅甸八莫,与15日已到的探路队相会。2月初马嘉里带探路队离八莫向中国云南边境进发。2月21日探路队抵达云南境内腾越西南的蛮允(今腾冲曼允),与当地民众发生冲突,“因洋人施放手枪”杀伤中国民众,遭到当地民众的阻截与还击,马嘉里被当场击毙。柏郎被迫率探路队退回八莫。这一事件成为英国政府向中国索取侵略权益的借口,最后迫使清政府同意签订《烟台条约》才获解决。

☚ 中俄伊犁条约   中英烟台条约 ☛

马嘉里事件

又称“滇案”。清末云南边疆各族人民反抗英帝国主义入侵的爱国斗争。英帝侵占缅甸后,企图入侵云南。清同治十三年(1874),英军官柏郎率200余名武装“探路队”,以游历为名,准备从缅甸向滇西地区入侵。同时,英驻华公使派翻译官马嘉里从上海经武汉前往迎接,沿途多方刺探情报,在腾越(今腾冲)公然绘制山川形势图,激起当地人民强烈反抗,迫使清政府将其护送出境。马嘉里与柏郎的部队在缅甸八莫汇合后,于翌年初,由马嘉里先行带领随员探路,柏郎随后率193名武装人员侵入中国境内,不顾当地景颇、傣、汉等族人民的警告,并开枪打死中国边民。愤怒群众被迫自卫反抗,将马嘉里劫杀于雪列户宋河岸,并于雪列班西山下将侵略军包围,迫使柏郎等窜返缅境。由于清政府腐败,英公使威妥玛借此事件进行无理讹诈,要挟清廷捕杀景颇族爱国同胞数人,将腾越厅文武官员革职,并于光绪二年(1876),迫使北洋大臣李鸿章同英国公使签订丧权辱国的《烟台条约》。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0: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