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马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马周601—648唐初大臣。字宾王,博州茌平(今属山东)人。好学。因贫而旷放,多次受人侮辱。后至长安,客居中郎将常何家。贞观五年(631年),唐太宗下诏求百官言时政得失。他为常何条陈二十余事,皆切中时事。太宗怪而问常何,常何如实以马周对。即召见,交谈,大为赏识,次年即授监察御史。随后升迁极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中书令。所上奏章建议颇多,重要者计有:反对宗臣、功臣世袭藩国;人主应躬身节俭,减轻百姓徭役;为使人民安居乐业,不仅要重视朝内官的人选,更要重视朝外官、特别是州刺史的人选。此外,各种制度的完善也多得力于他。他死后,唐太宗非常思念,曾想借助方士求见其仪态形貌。 马周601—648字宾王,清河荏平人。唐初大臣,累官至中书令。《全唐诗》存诗一首。 马周 马周601—648唐初政治家。字宾王。博州茌平(今山东茌平境内)人。少孤贫,好学。善《诗》、《春秋》。贞观五年(公元631年),诏百官言得失。周为条陈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帝大悦,诏直门下省。拜监察御史。时人称曰:“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可损益,听之𫅗𫅗,令人忘倦”。 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迁中书令,犹兼太子右庶子。帝征辽,留辅太子定州。及还,摄吏部尚书,进银青光禄大夫。卒赠幽州都督,陪葬昭陵。 ☚ 小夏侯尚书 马宫 ☛ 马周601~648Ma Zhouproser of the Tang Dynasty 马周601-648字宾王。唐博州茌平(今山东茌平)人。武德中,补州助教。贞观五年(621),为中郎将常何条奏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太宗与语,大悦,诏值门下省。翌年,拜监察御史,擢侍御史、给事中,转中书舍人。屡上奏,机辩明锐,裁处周密。晋王李治立为皇太子后,拜中书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十八年,迁中书令。太宗征高丽,辅太子于定州(今河北定县)。后摄吏部尚书,进银青光禄大夫。二十二年卒 (648),年四十八。陪葬昭陵。 马周601—648唐初大臣。字宾王。博州茌平(今属山东)人。少孤贫,刻苦好学。武德中,补州助教,不治事,去职。后到长安,为中郎将常何家客。贞观三年(公元629年), 代常何为疏,所论二十余事,得太宗赏识,即日召见,任监察御史,累官至中书令。 马周601—648字宾王。唐博州茌平(今属山东)人。少孤贫。贞观初,住中郎将常何家。太宗命百官言得失,周代何条陈二十余事,深为太宗赏识,任为监察御史,累官至中书令。反对实行世封制,主张轻徭薄赋,提倡节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