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厂减河亦称靳官屯减河。清光绪元年(1875),为渲泄南运河洪水,同时为洗碱种稻、军垦屯田,由提督周盛传率淮军动工开挖,至光绪六年(1880)竣工。全程自新农镇(小站)起,至青县马厂附近靳官屯接通南运河止,长80公里。渠首修建靳官屯大闸,又称宣九桥(九宣闸)。后又开挖多条支渠。清末民初,靳官屯减河淤涸日重,1920年,重开马厂减河,此后多次疏浚。至50年代初,成为分泄漳卫南运河洪水的两条减河之一。1957年,在马厂减河建赵连庄节制闸,并扩建原有马圈新引河分洪闸,以分泄洪水入北大港。1970年,津南区段河道疏浚拓宽。1983年,在独流减河右堤南台、北台村之间,兴建3孔箱型尾闸,控制马厂减河输水和防止独流减河高水位倒灌并相机泄洪。该闸以上河段设计标准流量120立方米/秒,以下河段设计流量50立方米/秒,校核流量100立方米/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