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一)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问题的学说。它是在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中,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全面系统地考察和研究人类社会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揭示道德的本质、发展规律和价值标准的理论科学,也是一门根据现实社会的具体要求提出并论证一定道德规范的规范性科学。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除了围绕道德和利益的关系这一伦理学基本问题,探讨道德的起源、结构、本质、功能和发展规律等问题并予以科学解答外,还特别注重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阐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规范,揭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和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规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伦理思想史上发生的一次最巨大、最深刻的变革。首先,它第一次把伦理学奠定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以往的伦理学说总是离开人的社会经济关系和人的历史发展来说明道德。它们有的用神的意旨来说明道德的起源;有的从“纯粹理念”和“绝对精神”引申出道德;有的把道德归结为人生而俱有的“善良意志”。有的则把道德看成是人的自然属性。这些认识的共同特点是,用唯心史观来看待社会历史现象,不懂得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过程是一切社会现象的根源,因而反映在道德理论上,当然不能科学地解释道德的起源及其发展的规律,也不能说明道德的本质和社会作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现实的社会关系,特别是从社会的经济关系来理解道德,并由此揭示了道德的根源、本质和发展规律。伦理学由于有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坚实基础,才开始成为真正的科学。其次,它正确地提出了道德的阶级性与历史性理论。历史上的一些伦理学家,都总是声称其理论是适用于一切时代和一切人的永恒真理。但事实上在阶级社会中,处于不同阶级地位的人必然会有不同的甚至根本对立的道德观念。因此,在阶级社会中,各种道德意识、道德规范以及道德理论无不具有阶级性。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不仅揭示了道德的阶级性,而且还公开申明它是无产阶级的道德理论,是为无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同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还指出,任何道德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上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变化发展了,道德也必然随之变化和发展。道德不仅具有阶级性,而且还具有时代性。第二,它真正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以往的伦理学说,大多脱离人们现实的道德关系和道德实践,从抽象的人性或根本不存在的神性出发,用“良知”、“仁心”、“理性”和“善良意志”等来构建它们的道德理论,因而往往落入空洞的道德说教。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直接来源于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是对无产阶级在反对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伟大历史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道德精神和崭新道德品质的理论概括;这些原则、理论形成之后,同时又反过来服务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具体地指导他们的品德修养。因此,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从根本上克服了旧伦理学脱离实际的缺陷,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19世纪40年代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拉法格、考茨基、普列汉诺夫、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又对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道德问题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从而使其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些根本性问题包括:(1)道德的起源和本质问题。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强调社会的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指出道德的本质在于反映一定的社会关系、特别是社会的经济关系,在于以评价——命令的方式对世界的认识和把握。(2)道德的历史作用问题。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强调道德受社会经济关系制约的同时,肯定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作用,即道德可以通过自身特有的善恶观念和行为规范去影响人们的内心信念和思想感情,从而一方面对其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起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又加速与之相对立的经济基础的灭亡或延缓其发生。(3)道德发展规律问题。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从总体上确认人类道德发展的进步性,肯定各个时代道德更替的积极意义;同时又不美化私有制社会中剥削阶级在道德上的腐朽堕落,而是深刻地分析并揭示了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分工、异化对道德的巨大影响,指出人类道德在总体上趋于进步的同时也伴随某种退步,并且这种进步与退步交织一起的现象在私有制社会中不可能得到解决,只有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才能根本上克服道德发展过程中的这种二律背反现象。(4)道德评价的根据问题。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在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时,既不能只看动机,也不能只看效果,而是把动机和效果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辩证统一起来。(5)道德的基本原则问题。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人们如何处理与他人和社会的相互利益关系的方式问题,在整个道德领域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它把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利益关系的准则视为道德的基本准则,将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有机统一起来的集体主义原则作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6)婚姻、家庭的道德问题。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系统地分析了人类两性关系及其家庭、婚姻、爱情的历史线索,揭示了人类性爱和家庭婚姻的道德性质,批判了私有制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给人类爱情婚姻及家庭关系造成的不幸,并从原则上揭示了现实生活中合理的人类爱情、婚姻和家庭的基本形式及其基本道德准则,这就是男女平等、婚恋自主、一夫一妻。(7)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的崭新内容。在中国,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提出并着手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对这一问题给予了集中的阐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科学的道德理论,但它并没有结束对道德的认识。随着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必将不断增添新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makesi zhuyi lunlixue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围绕着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探讨道德的起源、本质、社会作用以及发展和演变的一般规律,特别注意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阐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规范,揭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发展和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规律。它为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社会广大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为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服务。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创立,实现了伦理学的革命变革。它在研究道德的出发点和方法上,与以往的伦理学存在着根本区别。它不是从“神的意志”、“纯粹理性”、“自我意识”出发,也不是从抽象的人性出发,而是从人的社会生活和现实社会关系出发,对有关道德的一系列理论问题作了科学回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既是一门理论科学,又是一门理论知识和行为准则相统一的、理论和应用相统一的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 道德哲学 职业伦理学 ☛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Makesizhuyi lunlixue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全面地分析社会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揭示道德关系的特殊矛盾,围绕着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探讨道德的起源、本质、社会作用以及发展和演变的一般规律, 特别是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 总结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在革命和建设中处理各种道德关系的经验, 以及社会主义新人成长的经验, 阐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规范,揭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发展和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规律。它坚定不移地为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广大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 为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服务。 ☚ 伦理学 职业伦理学 ☛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问题的学说。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研究并科学阐明道德起源、本质、社会作用和发展演变的规律性;特别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现象,揭示共产主义道德发生、发展和作用的规律,确立共产主义道德规范体系,指导人们的道德生活;是理论性、规范性和实践性有机统 一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系统地研究人类社会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揭示道德的起源、本质、社会功能及其发展和演变规律。马克思主义研究道德的出发点和根本方法,同一切旧伦理学和现代资产阶级伦理学有着本质区别,它不是从上帝或神的意志、纯粹理性、自我意识出发,也不是从抽象的人性出发,而是从人们现实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出发,把道德视为社会生活过程的反映。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属于社会的意识形态,从根本上说,它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同时它对于社会经济基础具有积极或消极的反作用。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道德具有历史性,它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阶级有不同的道德。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对道德的一系列问题给予了科学的回答;同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特别注意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研究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及规范的形成、发展和发生作用的规律,研究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原则、途径、方法以及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规律等问题。 ☚ 马克思主义哲学 王道 ☛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Marxist ethics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