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香蕉病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香蕉病害banana diseases

全世界报道约100种,至1991年中国有50多种。重要的病害有香蕉束顶病、枯萎病、根腐病、花叶心腐病、叶斑类病害及贮运中的炭疽病和冠腐病。
花叶心腐病 1974年广东引种外国品种的蕉园首次发现,很快扩展蔓延,1976年被基本控制,1986年后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威廉士”试管苗,重新蔓延,少数田块发病率达80%,病株叶片与侧脉平行、断续的褪绿黄色条纹和梭状圈斑,与正常绿色部分相间排列而呈花叶症状,后病株顶叶黄化扭曲,心叶不能展开,继而腐烂,假茎内部出现水渍状褐斑,其横切面散布褐色坏死斑块,病株最终枯死。病原物为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寄主范围广,除粉苷科、葫芦科、茄科内多种作物外,还有不少杂草,在新区侵染源主要是用作繁殖材料用的带毒吸芽及其他寄主,在旧病区主要是田间各种病株,传毒介体为棉蚜、玉米蚜。病害控制除防治束顶病外,应注意避免与葫芦科、茄科等蔬菜间种。
叶斑类病害 主要由假尾孢菌引起包括:❶褐条叶枯病,又称“黄死病,发生普遍,叶片病斑呈椭圆形或长条形,暗褐色,初期叶正面症状明显,发生多时,叶片干枯,叶柄及果轴折断。
❷黑条叶枯病,最早发现于斐济,分布于南太平洋多数岛屿及夏威夷、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中国主要发生于台湾,叶片上病斑呈黑色,初期在叶背面明显,后期中心呈灰色,具淡褐色边缘和褪绿晕围。
❸黑死病,报道于南太平洋岛屿及洪都拉斯,中国主要发生于台湾,症状与黑条叶枯病类似,但扩展更快,危害性更大,病原菌形态亦略有差别,分生孢子梗通常单生(病斑在叶背面尤其如此)或2~4根簇生于小子座上。三种病害病原物的有性态依次为香蕉生球腔菌(Mycosphaerella musicola)、斐济球腔菌(M.fijiensis)、斐济球腔菌双型变种(M.fijiensis var.difformis)子囊菌,座囊菌目,无性态依次为香蕉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musae)、斐济假尾孢(P.fijien-sis)、斐济假尾孢双型变种(P.fijiensis var. diffor-mis),均属半知菌,丝孢目。
通常干旱促使产生有性态,主要在雨季侵染危害。无性孢子或有性孢子萌发后由气孔侵入,然后菌丝沿气孔腔的内壁伸展、分枝,进入叶片栅栏组织的细胞间或叶脉之间,使之黄化,分生孢子以温度23~25℃,相对湿度1000%最易产生,潜育期较长,约1~2月,长的可达115天,与气候条件有关,先侵染心叶或新开展的蕉叶。灰纹病和煤纹病在中国华南普遍发生,严重时叶片焦灼。其危害性超过褐条叶枯病。灰纹病在叶上形成二端稍尖、椭圆形轮纹斑,周围常有黄晕,病原物为香蕉暗双孢;煤纹病在叶上多发生于叶缘,病斑短椭圆形,具轮纹。病原物为簇生小台顿菌,均为半知菌,丝孢目。密植、偏施氮肥病重。叶斑类病菌一般都在病叶或病残体上越冬,翌年分生孢子由风雨传播,再侵染繁多。病害控制,应清洁蕉园;合理施肥;发病初期开始喷施吗菌灵,敌力脱,乳剂中加油效果更好;三倍体杂交育种(AAB或ABB)有可能培育出抗假尾孢菌叶斑病的品种。
炭疽病 世界性病害,田间造成叶斑、花腐、指果末端变黑腐烂,青蕉感染后一般不显症状,病菌潜伏到果实黄熟前后才发病,在熟果上呈现纺锤形褐斑或芝麻状的小褐点,温度适宜时迅速扩展,全果变黑腐烂,强毒力菌系可使未成熟的青蕉产生典型炭疽病斑,病原物为围小丛壳(Glomerella cingulata)子囊菌、球壳目。无性态为胶孢炭疽菌半知菌,黑盘孢目。病菌主要潜伏在病果轴、病叶和假茎内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昆虫传播,贮运期间的侵染源主要来自田间未发病的病果,借接触或昆虫传病。病害控制:首先防治田间病害,及时砍除、清理采收后的母株假茎,抽穗至幼果期喷施硫菌磷、多菌灵,米鲜胺等药剂,可以只喷果实不喷叶面以减少用药量,与高脂膜混合可增效。产后以特克多,多菌灵浸果防腐。

三种假尾孢菌病病原物的比较

项 目Pseudocercospora musaeP.fijiensisP.fijiensis var. differnsis
分生孢子梗叶二面生,一个子座上数目很
大多叶背面生,单生或2~5根
簇生
无子座
单生的分生孢子梗大多生于叶背面
分生孢子座叶二面生,其上分生孢
子梗簇生
直立,无色,有膝状节,大多数
无隔膜,无孢痕
淡色至淡榄色,弯,有膝状节,
0~3隔膜孢痕较厚
单生的同P.fijiensis
簇生的同P.musal,但偶而有隔
膜,子座较小,只有P.musae子座大
小的一半
分生孢子大多数圆筒形,有时倒棒形,
1~5隔膜
倒棒形至圆筒一倒棒形,1~6
隔膜
分生孢子同P.fijieusis
基部无明显的脐点(孢痕)基部有明显的脐点(孢痕),逐
渐向顶端削
基部有脐点(孢痕)逐渐向顶端尖削

(摘自Stoves,1980)

香蕉的其他常见病害

为害部位病害名称病 原 物
瘟病
弯孢叶斑病
细条病
轮斑病
斑点病
黑斑病
Pyricularia grisea
Cochliobolus lunatus
Acrodontium simplex
Pestalotia leprogena
Phyllosticta musaecola
Alternaria sp.
假茎假茎软腐病Erninia sp.
茎或根白绢病
根腐病
Athelia rolfsii
Thanatephorus cucumeris,
Marasmius semiustus
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 arenaria,
M.incognita,M.javanica
根腐线虫病Pratylenchus brachyurus,
P.penetrans
根线虫病
肾状线虫病
Aphelenchus avenae
Rotylenchulus reniformis
果穗或果实焦腐病
果腐病
Botryosphaeria rhodina
Botryosphaeria berenger-
iana
黑星病
软腐病
酸腐病
黑轴病
Guignardia musae
Rhizopus stolonifer
Dipodascus geotrichum
Nigrospora sphaerica

冠腐病 贮运中为害仅次于炭疽病,先是蕉疏切口出现白色絮状物,造成轴腐,逐渐蔓延及果柄和果实,病部黑腐,重者果皮裂开。病原物种类较多,主次各地不尽一致。塑料薄膜袋密封贮存的发生最重,侵染源大都来自田间未显症的病果,控制的关键是减少各个环节造成的机械伤,采收后用多菌灵或特克多浸果,切除果轴可减少轴腐或果腐。薄膜袋合理打孔,果穗成串大包装亦有一定作用。
香蕉的其他常见病害见左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8:3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