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香消酒醒词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香消酒醒词序 香消酒醒词序清项名达撰。见于《香消酒醒词》(有清光绪中仁和许氏刊《碧声吟馆丛书》本、1936年开明书店铅印《清名家词》本)。以禅喻词,是此序的显著特色。作者首先阐述了他对“辞藻”、“宫调”、“情”这三大填词要素的相互关系的看法:“辞藻,色也;宫调,声也。选声配色,而以我咏叹其间者,情也。”接着,作者故作不解之词,以引出所要重点论证的问题:“情与声色,去道远,而一变即可以至道,何则?”然后便征引佛经,对此加以解释:“小乘人仇视其情,恶色如革囊,畏声如毒鼓。大雄氏诃之,谓其于菩提绝分,惟上根利器,知遍法界虚空大地,乃至一尘一毛,罔非性体本具,自利利他,于是乎在。设无声色,何名性具?设无情,何由兴慈而运悲?故声色者道之材,而情者道之蒂也。”在畅抒已见后,作者将笔墨转用于评议赵庆熺(字秋舲)及其《香消酒醒词》。他既追记了结交赵氏的缘起:“余髫年即与梁君晋竹游,晋竹工文章,喜为长短句,数为余道秋舲词,因得交秋舲。”又引录赵氏当年论词之语,以见二人趣尚相同:“词学宜少不宜老,以时变者也。即变而不入变,舍《楞严》其谁与归?”由这段引语足以看出,赵氏亦曾浸染于佛经,并以之规范自己的创作,而这又正是作者所心契者。作者在序中如此评价《香消酒醒词》的艺术成就:“此《香消酒醒词》,为秋舲少时作,其一往情深,谐姜、张之声,縇吴、蒋之色,深入南宋诸名家三昧,所不待言。”进而,他又感叹道:“顾具是美才,而中年来拳拳反业,与晋竹若一辙,岂香果消酒果醒哉?”感叹之际,作者再度发挥佛家教义,托出如下奥论:“香与酒,犹之声色,苟融情于香酒,自有不待消而消、不待醒而醒者。固知声即无声,得微妙声,色即无色,得善常色;情即无情,得普遍情。虽现生未能即证,而食少金刚,历劫不化,大光明藏中,且偕晋竹由文字入总持门,出生功德无量。则是词也,小乘戒之曰绮语,大乘宝之则曰道种也。”这与其说是为《香消酒醒词》释名,不如说是表达作者的深受佛教影响的词学观与人生观。 ☚ 梅边吹笛谱跋 拜石山房词序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