馍读音m·o(ˊ),为o韵目,属e—o—uo韵部。 ❶泛指面制食品。 ❷特指馒头。 上一条: 饝 下一条: 饃 馍mo44[mo]❶疙瘩 ⊳头碰肿蜀大~(头上撞肿了个大疙瘩)。 ❷凸起 ⊳风蚊咬遘~蜀大~(蚊子咬得凸起个大疙瘩)。|蜀碰蜀下就~崛起 (碰一下就凸起一块)。 馍饃、饝{}五6623名馒头,泛指用面做成的食物。⑴中原官话。河南原阳〖 〗、洛阳〖 〗、济源〖 〗、郑州、信阳、灵宝、新蔡。陕西户县〖 〗、商县张家塬〖muo55〗。山西芮城〖mo13〗、吉县〖 〗、新绛〖 〗。山东梁山〖 〗。⑵兰银官话。甘肃兰州〖 〗。⑶江淮官话。安徽合肥、和县、舒城、六安。⑷徽语。安徽祁门。   馍饃*饝mó面制食品,通常指馒头,也说馍馍 △ 蒸~。 馍(饝) (方)馒头:~~︱蒸~︱泡~。 馍mó指馒头,有时也指饼:烤馍│泡馍。 馍mo馍馍 蒸馍 白面馍 放心馍 馍*饃;△饝moE2C9 <方>馒头:蒸~/发面~。 面食 面食面(~片;~汤;~筋;~糊;发~;拉~) 古代面食:饼(汤~) 面做的长条状食品:面(面条;挂面;寿~;汤~;炒~;凉~) 谷类面做的细长条食品:粉(粉干;粉丝;粉条;炒~;凉~) 麨 用米、麦、豆等面做的块状食品:糕(糕点;蛋~;年~;寿~;发~;豆~) 白色米糕:雪糕 米粉制成的球形食品:团(团子;饭~;汤~;米花~) 糯米面做的圆子:汤圆 粉果 元宵 圆子 半圆形有馅的面食:饺(饺子;~饵;蒸~;煮~;水~) 粉角 扁食 一种煮着吃的条状食品,多用荞麦面轧成:饹 饸 飵 一种用面粉发酵后蒸成的食品:馒(馒头;馒首) 馍(馍馍;白馍) 玉柱 馄饨 一种用发面包馅的食品:包(包子;肉~;甜~) 一种发酵后烤制的面食:面包 用玉米等杂粮面做的食物:窝头(窝窝头) 裹成圆筒形的面食:卷(卷粉;春~;花~) 油炸的面食:馃(馃子) 馓(馓子;馓枝) 油条 古代一种油炸的面食:粔敉 镮饼 开口笑 一种面食:饸 饹瘩 面疙瘩 其他几种面食:饨 馄(馄屯;馄饨) 餫(餫饨) 锅贴 馎饦 饽饽 馉饳 面食、点心里所包的糖、菜、肉等:馅(馅子;肉~;豆~;糖~;饺~;饼~) 心子 菜馅:馅草 饼中的豆馅:豏 发面用的含酵母的面块(粉):发面 发粉面筋 面肥 老面 焙粉 起子 酵子 引酵 ☚ 面食、饼子 饼子 ☛ 馍饝mó一种类似馒头的面食品。如:蒸白面馍馍。 馍(饃);[饝]mó [方] (馒头)steamed bread; steamed bun 馍*饃;饝mó(13画)
 【提示】饣,3画,第三笔是竖提,不是一竖、一提两笔。艹,3画,宋体是一横两竖,楷体第三笔是撇;旧字形4画,中间一横断为两笔。日,中间一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 *馍(饃)〔饝〕mó13画 食部 〈方〉 饼类食品。一些地方特指馒头。也叫馍馍: 蒸~|白面~~|羊肉泡~。 馍饃饝mó中古下从食,上从麻声。韵变如麻摩磨魔例。约明代作,现以为异体字,见《异体字表》。约近代造馍字,从饣(食),莫声。指面制食品,通常指馒头,也常重叠说馍馍。 馍饃★繁◎次★常mó饃,形声,从食,莫声,馒头、饼一类的面食。《简化字表》类推简作“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