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馆娃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馆娃宫guǎn wá gōng见“西施”。白居易《送苏州李使君赴郡》之二:馆娃宫深春日长,乌鹊桥高秋夜凉。郎士元《赋得长洲苑送李惠》:都迷采兰处,强记馆娃年。齐己《杨柳枝》之二:馆娃宫畔响廊前,依托吴王养翠烟。 馆娃宫《馆娃宫》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唐·陆广徵《吴地记》:“花山在吴县西三十里,……东二里有胥葬亭,……亭东二里有馆娃宫。吴人呼西施作娃,夫差置。”又,唐·李白诗《西施》:“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释义】馆娃宫相传是春秋时吴王夫差为西施所造。故址在今吴县灵岩山上(距苏州十五公里),相传灵岩寺便是遗址。吴人呼西施为“娃”,故而得名。宫中有月井、玩花池、砚池、响屟廊、琴台、梳妆台等。 【例句】馆娃宫,荆榛蔽;响屟廊,莓苔翳。(杨维桢套曲[双调·夜行船]《吊古》[锦衣香])见当年豪华的馆娃宫荆榛丛生,使作者拊膺长叹。 馆娃宫(元)尹廷高 金锈鸳鸯绿锦茵①,水精帘底净无尘②。 馆娃宫遗址在灵岩山顶灵岩寺一带。相传越王进西施于吴王,夫差于灵岩山上建馆娃宫,日与西施寻欢作乐。此诗把夫差的淫逸骄奢与勾践的卧薪励志相比照来写,既是对夫差的嘲讽,又具有哲理意味。 【作者】 尹廷高,元代诗人,生平见前北京《卢沟晓月》诗。 【注释】 ①茵:床垫,指被褥。②水精帘:质地精细而晶莹的帘子。③香红:鲜花,喻美女。这里指西施。④人:指越王勾践,所说其被俘放还后,卧薪尝胆,刻苦自励,以期报仇雪耻。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殿堂部 > 專殿 > 館娃宫 館娃宫 guǎnwágōng 省稱“館娃”。春秋吴宫名。座落於今江蘇吴縣西南靈巖山。吴王夫差所築,以館西施。吴人謂美女爲娃,故稱。今廢。《文選·左思〈吴都賦〉》:“幸乎館娃之宫,張女樂而娱群臣。”李善注:“吴俗謂好女爲娃。揚雄《方言》曰:‘吴有館娃宫。’”唐·皮日休《館娃宫懷古》詩:“半夜館娃作戰場,血腥猶雜宴時香。”參閲《嘉慶重修一統志·蘇州府·古蹟》。 馆娃宫 馆娃宫春秋时吴国苑囿。在今苏州西南30里的灵岩山 (古时称砚石山)上。吴王夫差为美女西施而建,故称馆娃宫。灵岩山高约60丈,秀石玲珑, 岩窦䆗, 崖如元鼋, 径如惊蛇, 满山苍郁,景色极佳。馆娃宫建有玩月池、玩花池、吴王井、琴台以及亭台楼阁多座。还有响屧廊 (又称鸣屧廊),下埋陶瓮,上復楩梓木板,每当在上面轻歌妙舞,便会随着脚步发出清亮悦耳的声音。山中还有一石室,称为西施室,传为吴王囚禁越王勾践、大臣范蠡之处。又种香草于香水溪旁,吴王时令宫女泛舟溪中采之。馆娃宫精美秀丽,为中国古代早期著名宫苑。唐刘禹锡有诗记之: “宫馆贮娇娃,当时意大夸。艳倾吴国烬,笑入楚王家。月殿移椒壁,天花代舜华。惟余采香径,一带绕山斜。”(《苏州府志》) 现其宫已毁,但仍留有多处遗迹,现灵岩寺大殿即为原馆旧址。 ☚ 长洲苑 上林苑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