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饮膳正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饮膳正要 《饮膳正要》是营养学专著。元忽思慧撰,成书于元天历三年(1330),《元史·艺文志》著录,第一部医学书目明《医藏书目》亦著录。现存主要版本有明经厂刊大字本。上海涵芬楼影印明景泰间刊本等。 忽思慧(约13、14世纪间),蒙古族人,元代营养学家。延祐、天历(1314—1329)年间,担任宫廷饮膳太医职务,管理元朝上层阶级饮食、营养,对营养卫生、饮食疗法,有较深入的实践经验和研究心得。他“将累朝亲侍进用奇珍异馔汤膏煎造及诸家本草、名医方术所必用谷、肉、果、菜,取其性味补益者,集成一书”(自序),命名为 《饮膳正要》。 本书3卷。卷1包括:“养生避忌”,记述薄滋味、省思虑、节嗜欲、戒喜怒等日常生活中的养生注意事项;“妊娠食忌”,记述胎教之法及妊娠饮食禁忌;“乳母食忌”,为选择乳母的条件和乳母需忌杂事;“饮酒避忌”,是饮酒和酒醉后的注意事项;“聚珍异馔”,收集了94种珍贵食品的功用、原料组成和调剂方法。卷2包括:“诸般汤煎”,记述56种浆汤的功用、原料组成和调剂方法;“诸水”,介绍玉泉水等3种水的产地、性味、功用; “神仙服饵”,介绍24种使人延年益寿、返老还童的补养药物的制法和功用; “四时所宜五味偏走”,指出四季的特点和饮食、衣服加减上的注意事项,并论述酸苦甘辛咸五味对五脏的影响和过食五味的害处;“食疗诸病”,记述65种食疗食物的功用、组成原料和调制方法。卷3列米谷品、兽品、鱼品、果品、菜品、料物等230余种,附图168幅。每种食品均详述其性味、毒性、功用、过食的危害及烹调的方法;“服药禁忌”记不可杂食或有所犯忌的食物;“食物中毒”记18种食物引起的中毒及解毒方法; “禽兽变异”,记述26种形象异常不可食的禽兽。 本书从营养学的角度,讲述饮食的营养价值,烹饪技术,患病期间的饮食制度,饮食的卫生要求等,主张治病应首先讲求饮食,以饮食疗法为先。本书对日常食品的营养价值有比较正确的理解,主张一般的食品,特别是蒙古族的常用食品羊肉、牛羊奶以及五谷、蔬菜、瓜果即是补益人体的“聚珍异馔”。书中还提醒人们注意食物烹饪、储存过程中的变质问题和营养价值的损失,注重饮食不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在医学中首次引入“食物中毒”一词,在书中立有专篇论述食物中毒。此外,书中还对蒙古族饮食营养方面的术语、食物名称及卫生习惯等,有较多的记载,为研究元代蒙古族的生活习俗和饮食卫生习惯,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本书是现存最早的古代营养学专著,是研究我国营养学、食疗学、饮食卫生学乃至烹饪学的重要文献。英国当代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以“中国营养学史上的一个贡献”为题,对忽思慧和他的《饮膳正要》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本书对由于维生素B1所致的脚气病的饮食治疗,证明了“经验上的饮食知识,特别是某些与营养缺乏病有关的疾病,是比我们通常所知道的要古老。”他甚至认为,认真研究中国文献可能会给现代生理学家和病理学家以某些有益的启示和线索。 饮膳正要本草类著作。元忽思慧撰。三卷。思慧,元代营养学医家,蒙族,曾任膳食太医。集众家本草,名医方术,结合实践经验,于元天历三年(1330) 撰成此书。卷一为三皇圣纪、养生避忌、妊娠食忌、乳母食忌、饮酒避忌、聚珍异馔等。卷二为诸般汤煎、诸水、神仙服饵、四时所宜五味偏走、食疗诸病等。卷三为米谷品、兽品、禽品、鱼品、果品、菜品、料汤等。所记药物均详述性味、毒性、功用、过食危害及烹调方法等。此外,还论述五十余种不可食或有所犯忌食物,食物中毒和解毒方法以及不可食禽兽等。所述食疗,饮食制作和饮食宜忌等内容,对防病和治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有明经厂刊大字本 (残存卷二),涵芬楼影印明景泰间刊本,一九三四年商务印书馆 《国学基本丛书》 本。 饮膳正要书名。3卷。元·忽思慧撰。刊于1330年。本书记述元代皇室贵族的饮食谱,但其卷3的部分也收载了食物本草的内容,分为米谷、兽、禽、鱼、果、菜和料物七类,约200种,分别介绍其性味和主治,并附绘图。此书较多地反映了食疗、饮食制作和饮食宜忌等内容。现有《四部丛刊》影印本。 饮膳正要书名。营养学专著,元忽思慧撰,刊于1330年,3卷。主要内容论述元代皇室贵族的食谱。卷三中有食物本草内容。介绍了约200种食用植物的性味和主治,并有附图。今有影印本和排印本问世。 《饮膳正要》中国第一部有关食物营养、疗效食品、食物效法的专著。元代蒙古族医学家忽思慧撰,初刻于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全书分3卷。卷一选录100多种食品,附疗效介绍;卷二精选中草药配制的疗效食品,其中“食物利害”一节60条,讲哪些食物不符合卫生条件不可食;“食物相反”一节50条,简述哪两种食物不能同时进食;“食物中毒”一节20条,介绍哪些食物会引起中毒,以及如何解毒;“禽兽变异”一节26条,提出动物食品中有特殊变化者不可食;“四时所宜”一节讲解春夏秋冬四季应如何选择食物;“五味偏走”一节介绍过多摄食甜、咸、苦、辣、酸会引起哪些疾病。卷三附图论述24种谷物、39种水果、46种蔬菜、31种家畜野兽、17种家禽飞鸟、17种鱼类、13种药酒及30多种调味品的味(甘、辛、苦)、性(温、平、寒)、功能、主治病症、有无毒性等。 饮膳正要 饮膳正要书名。3卷。元朝忽思慧撰。作者根据主管宫廷饮食与药物补益经验,于文宗天历三年(1330)著成。是书论述了皇室的营养调配、妊娠育婴的饮食宜忌。饮食疗法及饮食卫生等。其中所录回回豆、回回春、回回葱、咱夫兰、马思他吉等,有助于我们了解阿拉伯、波斯各国植物及食品传入中国的情况,为研究回回科技、饮食文化的重要史料。现有景泰七年(1456)明刻本及人民卫生出版社点校本。 ☚ 回回药方 西域奇术 ☛ 饮膳正要 308 饮膳正要食疗与烹饪文献。元朝忽思慧著。成书于1330年。3卷。卷1记养生、妊娠、乳母、饮酒诸忌,并介绍94种菜肴及指明食疗作用。卷2主要阐述保健医疗的加药饮料与食品的配料及制作方法,寓养生治病于日常饮食。卷3介绍多种食品及其性味与作用,并附有绘图。该书特点:一为食疗专著,除介绍烹调方法外,着重阐述各种饮馔的性味与补益作用,注重饮食与营养卫生的关系;二是以蒙古族饮馔为主的食谱。 ☚ 食经 随园食单 ☛ 饮膳正要 饮膳正要元忽思慧撰。这是一部总结饮食保健经验的济世良方。全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饮食保健理论,食品原料和宫廷食谱。书共三卷: 第一卷载有“三皇圣记”、“养生避忌”、“妊娠食忌”、“乳母忌食”、“饮酒避忌” 和 “聚珍异撰”九十四方; 第二卷载有“诸般汤煎”五十五方,“诸小”三种,“神仙服饵”二十四方,“食疗诸病”六十一方,及“四时所宜”、“五味偏走”、“食物利害”、“食物相反”、“食物中毒”、“禽兽变异”诸内容;第三卷载有食品原料二百三十五种,其中米谷品三种,酒十三种,兽品三十一种,食品十七种,鱼品二十一种,果品三十九种,菜品四十六种,物料二十八种。 ☚ 菌谱 易牙遗意 ☛ 饮膳正要 饮膳正要古代营养学著作。三卷。元忽思慧(一作和斯辉,生卒年不详)撰。忽思慧是元朝著名蒙古族医学家,兼通蒙汉两种医学。元仁宗延祐年间(1314—1330)为饮膳太医,主管宫廷日常饮食,药物补益等工作。忽思慧任职期间,积累了丰富的饮食烹饪技术,营养卫生及饮食保健等方面的经验,并利用业余时间,选取朝野饮食之精华,择用各民族食疗之方法,撰写成我国历史上现存第一部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 ☚ 妇人大全良方 普济方 ☛ 饮膳正要 饮膳正要书名。元代宫廷饮膳太医忽思慧与大臣普兰奚编著。刊于元天历年三年 (1330)。本书系官廷饮食营养学专著,取材于 “将累朝亲侍进用奇珍异馔,汤青煎造,及诸家本草,医送方术,并日所必用谷肉果菜取其性味补益者,集成一书”。全书共分三卷。卷一载三皇圣纪,养生、饮酒避忌、妊娠、乳母食忌及聚珍异馔,主张重食疗、重视妇婴卫生保健,并提出一系列避忌方法,示人趋利避害、聚珍异馔中选录了94种羹、粉、汤、面、粥、饼等历代宫廷膳谱,多为滋养补益之品。卷2载诸般汤煎,服饵等83方,食疗诸病61方,多为广收精选的桂浆、荔枝膏及以草药制成的医疗食品。食疗诸病中,有方有药,有主治及功用,并列举四时所宜,五味偏走及服药食忌等内容; 卷3列米谷品、兽品、禽品、鱼品、果品、菜品、料物性品等230余种,详述每味食品的性味功能,主治病证及有无毒性。附图189幅。全书内容丰富,文图并茂,不但可见元代宫廷饮膳之一班,且全书从营养学角度,阐述营养卫生、饮食保健和烹饪技艺,是现存我国最早的古代营养学专著。其倡导以食疗来防治疾病的思路。可作借鉴。书中记载较多的家族食物名称及饮食卫生习惯,并立有专篇记述食物中毒及救急法,对研究我国古代营养学及蒙古饮食卫生习惯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本书明、清两代曾多次翻印。今存有明经厂本、《四部丛刊》本,近代影印刊本和1986年《中医古籍整理丛书》排印本。 ☚ 御药院方 明史·本纪 ☛ 饮膳正要 《饮膳正要》医药书名。元代饮膳太医官忽思慧,根据他本人主管宫廷的饮食,与药物补益的经验撰写而成的。《饮膳正要》全书共三卷。写成于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书中内容论述皇室的营养调配、妊娠育婴的饮食宜忌、饮食疗法以及饮膳卫生等。由于该书依据经验,总结编辑而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是我国古代颇具影响的又一部营养学专论书籍。 ☚ 食疗本草 中国传统益寿膳食 ☛ 饮膳正要三卷。元和斯辉撰。和斯辉,又作忽思慧,生卒年及籍贯均不详。延祐年间曾任饮膳太医,著有《饮膳正要》一书。是书主要记载和氏任饮膳太医期间,取进献给皇帝的奇珍异馔、汤膏煎造及各家本草、名医方术和每天所用的粮食、肉类、果品、蔬菜等有性味和补益的东西,著成此书。作者对各种营养性食物和补益药品、饮食卫生、食物中毒,均有深入研究。虞集奉皇帝之命为之作序。书中所提及的郭店井水之类,可供后人考证。关于神仙服食一门,大多荒唐、虚妄而不可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据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列为存目。现有景泰七年刊本、《四部丛刊》续编本等。 饮膳正要yǐnshànzhèngyào营养学专书。3 卷。元·忽思慧撰。刊于1330 年。该书记述元代皇室贵族的饮食谱, 但其卷三有食物本草的内容, 介绍约200 种食物本草的性味、主治和附图。书中掺杂一些糟粕。现有影印本与排印本。 饮膳正要 《饮膳正要》《饮膳正要》系营养学专著。3卷。元代蒙古族营养学家忽思慧与大臣普兰奚编著。刊于1330年(天历3年)。此书系作者在任元代统治者宫庭饮膳太医这一官职期间,对食物营养、饮食卫生及其他有关知识的总结。卷1叙述了养生避忌、妊娠食忌、乳母食忌、饮酒避忌及94种膳食方;卷2为诸般汤煎、服饵等83方,食疗诸病61方。且列举四时所宜,五味偏走,食物利害、相反、中毒及禽兽变异诸项内容;卷3列米谷品、兽品、鱼品、果品、菜品、料物等230余种(附图168幅)。全书从营养学的角度,讲述饮食的营养价值,烹饪技术,患病期间的饮食制度、饮食的卫生要求等,主张治病应首先讲求饮食,以饮食疗法为先。书中记载较多的蒙族饮食营养方面术语、食物名称及卫生习惯,并立有专篇记述食物中毒,对研究我国古代营养学以及蒙古族饮食卫生习惯提供丰富的史料,有较大参考价值,书中还保留一些后来已佚的书籍,因而具有一定的文献学价值。本书是现存最早的古代营养学专著,今存有明经厂刊本及近代影印的几种刊本。 ☚ 汤液本草 救荒本草 ☛ 饮膳正要书名。元回回人(一说为蒙古人)忽思慧撰。3卷。成书于天历三年(1330)。作者在元仁宗延祐年间(1314—1320),任饮膳太医,主管宫廷饮食、药物补益诸事宜。集诸家本草、名医方和宫廷日常所进奇珍异馔、汤膏煎造及谷肉果菜中之可资补益者,成此书。以食疗、饮食制作和饮食宜忌为主要内容。所载食物本草约200余种,引为7类,并附插图,分项介绍性味、主治等。该书吸收回回、汉、蒙古、女真等各族医疗经验,集元以前营养学、卫生学之大成,为中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