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郁病证名。六郁之一。见《丹溪心法》卷三。因食滞不消,气机郁阻所致。《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 “酸嗳腹满,不能食,黄疸鼓胀痞块,脉紧实,是食郁。”治宜消食解郁。用食郁汤,或二陈汤合保和丸等。见六郁、郁证条。 食郁郁证之一。由气机不利,食滞不消所致的郁证。主要表现为腹胀,嗳气返酸,纳差,大便不调;重则黄疽、痞块、臌胀,脉多弦滑而紧盛。 食郁shí yù《本草纲目》主治第3卷心下痞满(4)。病证名。六郁之一,因食滞不消,气机郁阻所致,见《丹溪心法》卷三。《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酸嗳腹满,不能食,黄疸鼓胀痞块,脉紧实,是食郁。”治宜消食解郁。用食郁汤或二陈汤合保和丸等。 食郁shíyù证名。郁证之一种。见《丹溪心法·六郁》。由气机不利, 食滞不消所致。症见脘腹饱胀, 嗳气酸腐, 不能食, 大便不调, 甚至黄疸、痞块、鼓胀等, 脉多滑而紧盛。治宜消导畅中。可选用食郁汤( 《杂病源流犀烛》: 苍术、厚朴、川芎、陈皮、神曲、山栀、枳壳、炙草、香附、砂仁) 或保和丸等方。 食郁shí yùfood stag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