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飞英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飞英声》

飞英声

清代白话短篇(拟话本)世情小说集。四卷八篇,残存七篇。作者署名“古吴憨憨生”,又有题“钓鳌逸客选定”,真实姓名及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初。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初刊本,藏日本东京大学图书馆;清可语堂刊本,仅存“闹青楼”一篇,藏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华书局“古本小说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清初刊本。

卷之一

闹青楼 女诸葛书画播声名 佳公子丰姿惊粉黛

明正德年间江南苏州某官员王丕元生有一女,乳名慧英,不但丰姿秀丽,而且天资聪颖,十岁不到便已琴棋书画、描龙绣凤,样样精通。即便是拳脚枪棒,也会得几套,正是文武双全。父母对慧英钟爱非常,当作男儿一般看待。一次厨房里有人偷吃了一只鹅腿,却又不知是何人,小慧英向母亲提议,用让众丫鬟漱口,以查验口中有无油腻。一试之下果然灵验,查出是一个小丫头所为。后母亲病故,其父运粮时不幸翻船,带罪赔补,不出数月也亡故了。慧英只得投靠舅家,舅父巫有恩将慧英家产占为己有,慧英又受尽了舅母的虐待。十五岁时,慧英出落得亭亭玉立,舅父看中了慧英的姿色,将其卖入妓院,得银四百两。慧英得知后不动声色,暗中准备了檀树条,乘她被抬入妓院时,将鸨儿、龟儿一顿痛打,鸨儿被打得跪地求饶。鸨儿虽心有不甘,但畏于慧英的武艺,只得答应了她的三个要求:退还卖身契,另借屋居住,且要三餐厚待,日后归还身价。自次以后,慧英在居室门口贴一招牌:“莲庵王慧英书画寓”,一些好事的少年纷纷前来求取书画。三年内,慧英名满天下,卖得的画资也不少。吏部侍郎之子韦公子慕名登门求画,二人一见钟情,韦公子回家后向父母禀明求娶之意,韦父知慧英乃官门之女,遂迎娶进门。后韦公子得中进士,官至翰林,夫妻二人偕老而终。

合玉环 王朝宗渔色收军妇 赵健儿暮年合断环

明正统年间山东济南府一军人赵兴,其妻和氏颇有几分姿色,成婚两年,怀有七个月身孕。和氏随丈夫赴辽阳戍边,路上遇到一队军马,原来这是登莱游击将军王朝宗率部赴边御战,因边境无战事,正奉命回登莱驻扎。王朝宗贪财好色,其部

清初刊本《飞英声》目录书影

清初刊本《飞英声》正文书影

下见和氏容貌出众,想抢来献给王朝宗。 于是众人一拥而上将和氏围住,赵兴大怒,虽然他勇猛无敌,但毕竟双拳不敌四手,对方仗着人多势众,很快就把赵兴打倒在地。 和氏见夫妻离别,将随身所带的玉环砸成两半,夫妻二人各自保存一边,以留作以后相认之用。赵兴含泪与妻告别,继续前往戍边,而和氏则被一个善于阿谀奉承的士兵献于王朝宗。 王朝宗后将和氏送回登莱私宅,和氏向王朝宗的原配夫人萧氏跪地哭求,幸而萧氏心地善良,对和氏好生款待,并将其收为第四房妾室。不久和氏临盆,产下一子,王朝宗将此子认做亲生,取名王冀。 王冀三岁时王朝宗被贬,带领家小回归辽阳,没有几年,王朝宗就暴病而亡。 于是,萧氏将他的姬妾们遣散,只与和氏和睦相处,并延请先生教王冀读书识字。 王冀二十岁时,已长得人高马大,勇武过人,邓指挥将其女许配于他,王冀入京袭职,得宝马一匹,并有一马夫赵健儿相随。 回到家乡后,和氏见到赵健儿觉得十分面熟,原来此人正是前夫赵兴。 于是玉环相合,夫妻相认,父子团聚。 朝廷嘉奖王冀孝母,让他复姓赵氏,但仍可袭旧职,赵冀奉养萧氏和亲生父母,世享爵禄。

卷之二

风月禅 得得僧参得禅中风月 回回偈方回巧里姻缘

元顺帝时方谷珍占据明州一带称王,百姓安居乐业。城中竺佛生有一独子,取名月华,从小多灾多病,算命者言若不出家,定克父母。由于家道贫寒,虽然母亲依依不舍,其父还是将月华送至延庆寺出家为僧。寺中住持万空送钱财银两至竺家,并且彼此称亲家相互往来。月华出家后法号得得,长至十五岁时,眉清目秀,聪颖绝顶,儒释皆通。寺中众僧贪其美色,思量与他勾搭,无奈住持万空看管甚严,因此无从下手。其实,万空原为色中饿鬼,因纵欲过度而痿,现已渐复,一日暮春天气,万空春情勃发,将月华奸污。而月华此时正是情窦初开,初识个中滋味,于是顺水推舟,主动向万空投怀送抱,惹得万空欢喜不已。随着年长,月华情欲日炽,万空已不能满足于他,苦于身在佛门不能亲近女色,无奈之下只得拿别的小和尚解谗。空闲之时便在寺中各处乱走,遇到少年的女子到寺中烧香还愿,便上前搭讪。经纪人柳八之妻莫氏与女儿含春到寺烧香,在山门口遇见月华,月华见含春貌若天仙,不觉神魂飘荡,而含春也喜他少年标致。月华殷勤引莫氏母女到关王殿焚香祷告,莫氏疑他有调戏之意,回家后告诉其夫柳八。柳八大怒,告至方谷珍处,将月华判沉海处死,月华大声申诉,理直气壮。方谷珍见月华粉雕玉琢,反生爱慕之心,改判月华还俗与含春成婚。二人成婚后,月华在方谷珍幕下掌管文书。

三古字 寓三古女鬼考传题 葬暴棺终身享福寿(佚)

卷之三

破胡琴 宣阳市才子召用 酒馆中故人谈心

唐中宗时,武后篡权,大臣陈元敬不愿为官,回归故里。 其子子昂文才出众,天性嗜酒,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奈其父不让他应举。 至玄宗朝,时局太平,开科贡举,子昂奉父命前往京师求取功名,不料名落孙山。 子昂怕回去遭人耻笑,就在寓所住了几年,却不曾得遇一个知音,心中愤闷,将自己的诗文刊印成册,逢知心者就送一部。 一日在长安宣阳市上见人卖古琴,言遇知音者需千万钱,子昂拨动琴弦,果然铮铮然有古音,遂命人回寓取钱一千贯买下此琴。 次日,子昂在市集设一高座,置古铜香炉,头戴软纱唐巾,宛若仙人,抚琴而奏。 只听得琴音清亮,如高山流水,九天鹤唳,并高声朗诵,以抒自己怀才不遇之情。 一曲终了,双手举琴,向下一摔,古琴顿成碎片,众人均感惋惜,书童又将其诗集散发给众人。 于是,陈子昂摔琴散书的故事,长安城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子昂之名沸腾朝野。 此事传入玄宗耳中,玄宗传旨召见,子昂将家事经历奏明皇上。 玄宗见他慷慨陈辞,知是奇才,即下旨赐子昂为翰林学生知制诰。 子昂衣锦还乡,好不荣耀,自此奉养父母,终其天年,三年孝满,便不想仕林。 十年后,玄宗又宣子昂赴京任职。

宋伯秀 宋伯秀误入桃源路 朱大姐乔妆窈窕娘

弘治年间有杭州人宋隽,字伯秀,是个挂名秀才,祖上遗资颇丰。娶妻何氏,容貌平平,宋隽十分厌恶,意欲寻一绝色女子。知有一寡妇颇有姿色,宋隽遂前去与寡妇搭讪,奈何寡妇丝毫不为所动,宋隽难得亲近,于是去求朱买婆撮合。这寡妇原是朱买婆的表侄女,生性古怪,但行止却端正,朱买婆得了宋隽的银子,就不时去寡妇家说和,却不成功。朱买婆有一子一女,其女也有几分姿色,正逢近日夫亡,来到娘家,见母亲为难,便设下移花接木之计。朱买婆约来宋隽,骗他说寡妇害羞已先睡下,并向宋隽索银五十两。宋隽酒至半酣,摸黑上床,欲火正旺,无暇言情,就与床上之人云雨起来。而床上的哪里是寡妇,分明就是朱大姐,云雨刚毕,她又向宋隽要了四五十两银子。后二人多番淫乐,朱大姐又唆使宋隽休了何氏,然后备下大礼将朱大姐娶进门。洞房之夜,宋隽取下红盖头,发现盖下之人并非自己的心上人,才知受骗。次日,何氏的娘家一班男女又打将进来,将家中器物砸了个粉碎,又将宋隽一顿好打。何家将宋隽扭送至官衙,告其无故休妻再娶,太守大怒,将宋隽杖打二十,命其将何氏带回家。宋隽回到家中,见屋里一片狼藉,遂将田地屋宇变卖,前往扬州寻访美色。谁料半路遭劫,身无分文,又羞见妻子,只得到坟堂安身,贫困而终。

卷之四

三义庐 招商店贫子让多金 衡阳县乞儿辱财主

顺治年间,衢州府有一乞儿王二,本农家出身,因遇灾荒而沦为乞丐。一日于街旁沟中拾得一缠袋,王二到僻静处打开一看,见里面有十数两白银。王二本性老实善良,觉得飞来横财不能受用,遂回到原处等候失主。直到下午,见一人急匆匆奔来找寻,一问之下知道此乃借贷回赎田产之金。王二将银子还于失主,失主愿将十封银子酬谢王二,王二笑而不纳。有妇人方氏,其夫搭识邻家寡妇,经常无故殴打方氏。方氏病倒,遭夫弃于路口,方氏无力回娘家,被王二救起收留,每日讨来饭食照料方氏。方氏颇有姿色,王二虽朝夕相伴,却无一丝邪念。一月余,方氏病愈,王二送其回娘家,方家尽心款待,以报其搭救之恩。九月中旬,王二在南门外见一老者同一十四五岁的孩童相对而泣,原来老者欠土豪赖光四两银子,无钱偿还,只得在此买子。王二将自己身上的三两八钱银子相赠,并陪老者去赖光家换钱。因尚缺二钱,赖光不肯罢休,王二羞他还不如乞儿,赖光恼羞成怒,将王二等人送往官衙。路上遇到衡阳太尹的轿子经过,带至公堂,王二据理力争。后太尹要玉成王二与方氏的婚事,王二婉拒。太尹为王二改名王义,并为他寻一居处,旌表其门曰“三义庐”,一时远近之人都颂扬其高义之风。

孝义刀 魏宝儿色衰始从良 崔孝童少年发义勇

顺天府有一孩童名叫崔鉴,其父崔佑经常醉酒打人,又好女色。一日在家中打妻子王氏,崔鉴急从学馆回家跪地求哭,并规劝父亲。崔佑与妓女宝儿相好,宝儿年将三十,色衰而客渐少,欲嫁于崔佑而使终身有靠。崔佑不胜欢喜,回家立即收拾房屋,准备择日纳妾。王氏不愿与妓女同住,要另找房屋居住,被崔佑一掌打得头昏眼花,捶胸大哭,崔鉴反劝母亲乐得清闲。宝儿过门不向王氏行礼,王氏责备,又被崔佑打,崔鉴抢白几句使崔佑无言而对。崔鉴将身上的衣服当了买小刀藏在身边,回家藏于天花板上,崔佑见儿子把衣服当钱,遂把崔鉴痛打一顿。一日崔佑出外收账,王氏与宝儿发生争执,宝儿辱骂王氏,崔鉴见状大怒,取出小刀将宝儿刺死,然后逃出家门。地方保甲将王氏押送官府治罪,崔鉴急忙赶回家来,直言杀人经过。官府念崔鉴年方十三,又出于孝道,赦免其罪。崔佑痛改前非,与王氏和睦终老。


飞英声 - 通俗小说鉴赏 - 可可诗词网

飞英声

 “钓鳌逸客选”,存 “可语堂” 本。未知卷数篇数,仅存 “闹青楼”一篇,目为 “女诸葛书画播声名,佳公子丰姿惊粉黛”。另据日本大冢秀高《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改订稿 (初稿)》记载,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和大谷大学图书馆各藏有一部半叶十一行,行二十四字的 《飞英声》刊本,并录出了全书四卷八篇的三字书目。从大冢书目可知,《闹青楼》 为 《飞英声》 全书四卷八篇中的第一卷第一篇。
 
 《闹青楼》叙明朝正德年间,江南扬州运粮指挥王丕元之女王慧英聪敏美丽,文武兼通。后因父母双亡,寄居在舅父巫有恩家中。巫有恩及其老婆存心不良,表面上说要将慧英嫁人,实际是以四百两大银把她卖入妓院。慧英识破阴谋,将计就计,一面假装答应嫁人,一面准备好檀树条。待进入妓院后,就使出武功,和贴身丫鬟碧漪一起大闹青楼,用檀树条痛打龟儿和老鸨,逼使他们退还卖身契,并答应在妓院附近寻所洁净房屋让慧英居住。慧英遂在自己的居室贴出“莲庵王慧英书画寓”八个大字,暗把虽堕入风尘却仍冰清玉洁的自己比作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从此,引动了扬州城内文人和士大夫纷纷前来求书求画,名闻天下,人称女诸葛。后来,慧英得到吏部侍郎之子韦仙的爱慕之情,两人终结连理,夫贵妻荣,白头偕老。
 表面上看,这个故事似乎很平常,不过是歌颂王慧英这位非凡的女子大闹青楼、以正义压倒邪恶的惊人之举; 但细细读来,便会觉得,作者塑造这样一个人物,还有更深一层的涵义。尽管作者不详,作者的创作意图无从考证,但,从小说所写的内容可以看出,反抗封建社会盛行的“男尊女卑”、重男轻女思想,则正是这篇小说的主题。
 小说的开篇引诗云:“衣冠未必胜红妆,只问才高与智强。试看当年巾帼妇,也曾垂拱作君王。”这显然是一首妇女的赞歌,是借歌颂巾帼英雄,来宣扬“有智妇人,胜如男子”、“巾帼不让须眉”等进步思想的。在介绍王丕元的家事时,写到王丕元的妻子身怀六甲,作者插叙道:“大凡人家有孕,喜的是生儿,怕的是生女。更有最恶的乡方,若是生了儿子,便三朝满月,宾朋庆贺,大设筵席,说不尽的欢喜; 若是生了女儿,也不管他的好歹,竟付之一泓流水,以了其残生,做父母的还要叫声悔气。”这段叙述,不仅切中时弊,而且是对封建习俗的深刻批判。
 中国古代的女子,向来是没有社会地位的,封建的纲常伦理、吃人的礼教象大山一样压在她们的身上。因而,在具有正统的封建思想的人身上,特别是在封建卫道士身上,重男轻女、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潜入骨髓。在这篇《闹青楼》里,作者所叙述的故事,所塑造的人物,正是用来抨击这种重男轻女思想的,正是为古代聪明、能干、机智、勇敢的女子大唱颂歌的。从这一点来说,这篇通俗小说的主题思想是进步的、可取的。
 这篇小说在艺术上的可取之处,也主要在于它比较成功地塑造了王慧英的形象。
 王慧英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通篇的故事都是围绕她展开的。她不仅是作者用来表达主题思想的关键人物,而且与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妇女形象不同,别具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有名的妇女形象很多。但她们大多是在爱情悲剧中充当悲剧人物,常常是为了自已的命运而抗争。她们虽具有一定的反抗精神,但大多以失败而告终。也有一些巾帼英雄和风尘侠女的形象,前者如木兰、李波小妹,后者如红线、侠女十三妹等,这些人物都以其独特的个性和高强的本领,从而在众多的妇女形象中放射出异彩。这里的女主人公王慧英,既非爱情故事中的痴情女子,也非报效国家的巾帼英雄或除暴安良的江湖女侠。她只不过是一个凭着自己的机智勇敢战胜邪恶,又靠着多才多艺而获得幸福的普通女子的形象。也正因如此,她的身上才具有一种独特的美,独特的魅力。
 王慧英从小“不但丰姿秀丽,又且性格聪明”。年岁渐长,她“不但诗画琴棋、描鸾刺凤,无不精通; 即父亲日逐使的拳棒枪刀,亦无不了了。不要说红粉丛中没的对副;就是衣冠队里,等闲也拣不出这等全才。只可惜不开女科,若许女子应试,稳稳的中过文武状元了。”通过这刚开始的几句描述,作者便塑造了一位文武全才的女子形象。随后,写慧英对妇女所作的评论: “ ‘工容贤德’虽是妇女家绝妙的品题,若没有智慧才干,便不能成家立业。可见 ‘工容贤德’ 是妇人的根本,智慧才干是妇人的作用。这便是 ‘工容贤德’ 之中负有一种随机运动之妙,才为十全的人品。”这段评论,虽然承认“工容贤德”是妇女的立身之本,并未脱封建正统思想的窠臼; 但是,她把“智慧才干”看成是妇女的作用,并说“若没有智慧才干,便不能成家立业”等等,已大大超出了封建正统的妇女观。正统的封建人物,向来主张“女子无才便是德”,可她这里却偏偏赞扬妇女的智慧才干;历来人们只讲男子“成家立业”,可她这里却提倡妇女“成家立业”。在当时的社会里,这种精辟的观点实属少见,况且出于一位年轻女子之口,便更是难能可贵! 可见,王慧英是一位具有进步思想的妇女形象。
 到此,王慧英的形象虽已显现出光彩,但,她进一步被完美地描绘和精心地刻画,是在后面大闹青楼的故事中。
 父母双亡后,王慧英寄居在舅舅巫有恩家里,终日受到舅母的白眼。但,她并不象一般的弱小女子那样悲悲切切,畏畏缩缩,而是凭自己的才干和智慧同生活抗争。当她得知舅舅要把自己卖到妓院时,她没有畏惧,不象丫环碧漪那样“吓得目瞪口呆”,而是“依然喜喜欢欢地说道: ‘不妨……’”这时的慧英早已定下计策,决心同恶势力搏斗。当舅舅骗她出嫁时,她对舅舅说:“……只要财礼丰厚,不论嫁资,待我舅舅沾些实惠,这便是一门好亲事……”她不仅一眼看穿了巫有恩设下的圈套,而且抓住机会对巫有恩极尽挖苦嘲弄之能事。“出嫁”之日,作者写道: “小姐 (王慧英) 知道轿子已到,慌忙别了巫有恩夫妇,含笑上轿。”“含笑上轿”一句,充分表现了慧英胸有成竹、泰然自若的神态,刻画出她的勇敢和机智。
 特别是“闹青楼”一场戏,作者对慧英痛打老鸨和龟儿进行了详尽的描写:“他 (老鸨) ……方欲动手,不提小姐手快,照面一拳,早已跌倒。那龟儿快来救护,被小姐使了个顺手牵羊的法,不觉扑的也倒了。于是小姐在身边挈出那两根檀树条儿,先把二人紧要的所在打了几下。方欲尽力乱打,只见几个走使人同着几个粉头一齐上前,通被小姐东一棍西一棍,也有打着脸,掩了眼睛走的; 也有打着手臂,酸疼远避的; 也有打着胸前,踉跄而倒的; 更有怕打,急奔相撞的; 打得这几个男女满堂号叫。……”这些文字,生动地表现了王慧英的武艺高强;接下来,作者又描写她的机智果敢:“那小姐(王慧英)更有见啊识,诚恐有邻近人家出来救护,终是寡不敌众,必致受亏了,所以手中虽打,口中却喊道: ‘你们一伙买良为娼的贼,立刻就有官差来拿了,你们还敢行凶么?’此是小姐见景生情的计策。……”待王慧英制服老鸨一伙之后,令人写甘伏作执照时,作者还有一段精彩的叙述: “……写毕,送与小姐观看。小姐道: ‘前后说话,俱已不必改易。止有 ‘错买’ 的 ‘错’ 字,尚有一丝负固之意,非称全璧,必要换一 ‘计’ 字,方为允当’。……”邬大等人本来是蓄意买王慧英为娼,可写文书时却写成“错买王衙小姐”,当然不符合事实。不料王慧英一下就识破邬大的诡计,看出这是有意推责之词,所以令其将“错”改为“计”。虽只是一字之差,但充分表现出王慧英的聪明才智。这个细节描写,不愧是刻画人物的一处妙笔。
 写完了闹青楼的场面之后,作者生怕人们感到王慧英的本领太大、神乎其神,于是又借慧英之口补上一笔: “小姐笑道: ‘你那里得知,我舅舅家里虽不比这边,他心肠却狠过龟儿万倍。设若这里不就,安保其别无算计?所以前日落得应承了。至于我三棍伏邬大,却是侥幸,岂能料其必然? 我衣带间原藏有剃刀一把,万一不胜,我就自刎全贞了。其向日的欢颜笑口,止不过具副从容就义的念头……”这段描写,不再使人们对慧英制服老鸨、龟儿一伙人的本领感到惊疑,从而使故事更加真实可信,王慧英这个人物更加真实动人。
 这篇小说在艺术上的成功之处,不仅由于它比较成功地塑造了王慧英这个人物,而且在于作者擅长运用白描的手法,结合人物的行动、语言,生动地刻画一个个性格不同的人物。
 在塑造王慧英时,作者写少年慧英的聪明,就用她查办丫鬟偷吃鹅肉一事来表现; 写慧英的勇敢,就用闹青楼一场戏来描绘。在写其他人物时,作者也采用了同样的办法。如写巫有恩的狠毒、奸诈,作者让巫有恩从自己嘴里说出:“巫有恩便起个不良的念头,与妈妈计议道: ‘慧英这个雏儿,已长成得恁好。她又无叔伯亲戚,只我作主卖与院子人家,倒可以获一注大财。’”写巫有恩的妻子也是如此: “那妈妈 (指巫有恩之妻) 听了十分焦躁,就夹七夹八的骂道:‘小淫妇,谁要你多嘴,小姐便怎么?我好意儿留你来家,绝不是我杀了你的爹娘,欠了你的银债,该我老娘辛辛苦苦挣的东西与你白白儿的吃下肚去!……’”这段谩骂,把一个泼妇、势利小人的形象活生生地勾画出来了。
 在语言上,这篇小说采用话本小说的叙述方式,语言通俗晓畅,特别是恰当地运用一些俗语,使小说语言显得生动、活泼。如:“这巫有恩……是个粜风卖雨、掀地凿天的主顾”,“他的妈妈刁氏,也是个不相应的。她见外甥女儿来家,心中好不烦恼。只因丈夫得了一宗房价,便也不甚开口。落后把银子用完了,就有些捉鸡骂狗、指张说李、粳不是糯不是起来。小姐是个极聪明、极伶俐、点头会意、数一数二的女子,难道不晓得这种光景? 只是在他矮檐下,怎敢不低头,一味妆聋做哑了。”又如: “小姐亦高声叫道: ‘你是甚人?敢要我拜见?我不要你拜见也就勾了,倒来捋虎须么!’”等等。这些俗语的运用,对叙述故事、刻画人物产生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在肯定小说的进步思想和艺术特色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其内容中的糟粕和艺术上的缺陷。在内容方面,作者在有些地方宣扬的封建节烈思想和陈腐的伦理道德观念,都表明了作者的时代局限性。在艺术方面,叙事显得拖沓,次要人物的安排和情节结构不够合理,尤其是“佳公子丰姿惊粉黛”一段,明显落入才子佳人小说的俗套。这些,都影响了小说的思想和艺术水平。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1: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