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高放火,月黑杀人风大时利于放火,月色昏暗适于杀人。谓具有某种背景或条件,便于干某种事。宋、元《京本通俗小说》第十六卷:“群盗从之如流,啸聚至十余万,无非是风高放火,月黑杀人。”明·无名氏《白兔记》第二十五出: “风高放火,无非劫掠民财;月黑杀人,尽是伤残民命。” 风高放火,月黑杀人风大时便于放火,没有月亮的夜晚便于行凶。指坏人往往瞅中机会做坏事。 风高放火,月黑杀人fēnɡ ɡāo fànɡ huǒ, yuè hēi shā rén旧时形容盗匪利用外界的有利条件作案犯罪。 风高放火,月黑杀人fēnggāofànghuǒ,yuèhēishārén〔并列〕 形容盗匪趁机作恶的行径。《警世通言》卷12:“~,无粮同饿,得肉均分。” △ 贬义。多用于描写情状方面。 风高放火,月黑杀人大风起时便于放火,夜黑明时便于杀人。指抓住时机做坏事。《警世通言》一二: 此人姓范,名汝为,仗义执言,救民水火。群盗从之如流,啸聚至十余万。无非是: ~,无粮同饿,得肉均分。《隋史遗文》二一: 这齐国远,自幼落草,憔~,他那里晓得什么圆情顽耍的事? ◉【月黑杀人,风高放火】《初刻拍案惊奇》四: 忽然那人唿哨一声,山前涌出一干人来: 狰狞相貌,劣撅身躯。无非月黑杀人,不过风高放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