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藤弘之
【生卒】:1836—1916年 【介绍】: 日本近代哲学家。 生于但马国(今兵库县)出石城下谷山町的武士家庭。幼年学汉学,后学洋学。 1860年入藩书调所工作,开始学习德语,是日本最早研究德语的人。 明治维新后,历任大学大丞、文部大丞、大外史、外务大丞、元老院议官、枢密顾问官等要职,授男爵勋位,赐旭日桐花绶章。 还任过东京大学校长,法学院、理学院、大学院院长,东京学士会院会长,帝国学士院院长,获文学博士、法学博士学位。以官僚学者的身份活动于幕末、明治及大正初年。 加藤早期信仰天赋人权说,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主义。这时的代表作是:《立宪政体略》(1868)、《真政大意》(1870)、《国体新论》(1874)。 1879年以后转向进化论,宣布上述三书绝版。1882年出版《人权新说》,标志他的思想完成了由天赋人权论向进化论的理论过渡。以后,经过《强者的权利竞争》(1893)、《道德法律的进步》(1894)、《道德法律进化的法则》(1901)的展开,最终于《自然界的矛盾与进化》(1906)、《自然与伦理》(1912)中完成了他的哲学思想。 在自然观上,加藤是机械唯物主义,主张宇宙是唯一真实的自然,因果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以此反对唯心论和二元论。 但是他的唯物主义是不彻底的,不彻底性表现在他所主张的“力物平等”的折衷主义和把“唯一利己的根本动向”作为运动的源泉这两个方面。 在社会观上,加藤主张社会达尔文主义,为明治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国家主义)。在宗教问题上,虽然他在理论上主张无神论,批判基督教,但他不批判神道教,这和他的国家主义政治立场是一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