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风烛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风烛fēng zhú

在风中摇摆的烛光,比喻危险,不久长。刘禹锡《桃源行》:因嗟隐身来种玉,不知人世如风烛。杨邭伯《送妓人出家》:暂惊风烛难留世,便是莲花不染身。

风烛

 【出典】 古辞《怨诗行》:“百年未几时,奄若风吹烛。”(据《乐府诗集》卷四十一录)
 【释义】 风中的蜡烛容易被吹灭,后因以“风烛”比喻生命短暂、无常。
 【例句】 ①银消风烛尽,珠灭夜轮虚。( 上官仪《江王太妃挽歌》508)这里指太妃死亡。②谢傅隙过驹,萧娘风过烛。(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4857)这里用“风过烛”比喻元稹妻韦丛不幸早逝。③池塘春草在,风烛故人亡。(韦庄《哭同舍崔员外》8020)这里用“风烛”为喻对崔员外不得永年而去世表示哀挽。
风烛

fēnɡzhú

━┃ 风中之烛易灭,喻人生短促,变化无常。古乐府《怨诗行》:“百年未几时,奄若风吹烛。”唐·刘禹锡《桃源行》:“因嗟隐身来种玉,不知人世如风烛。”又喻临近死亡之人或行将消灭之事物。唐·韦庄《哭同舍崔员外》评:“池塘春草在,风烛故人亡。”

☚ 风灯   尺波 ☛

风烛

❶比喻生命。唐上官仪《江王太妃挽歌》:“银消风烛尽,珠灭夜轮虚。”
❸比喻生命将尽。清王正谊《柘皋老妇行》: “可怜少妇年十九,被驱犹抱 诗写人生如梦,就象风中的烛焰,易于熄灭。

风烛

比喻年高命衰,不久于人世。《乐府诗集·怨诗行》:“百年未几时,奄若风吹烛。”北周庾信《庾子山集》一《伤心赋》:“一朝风烛,万古埃尘。”又作“风前烛”。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六《归田诗》之三:“况吾行欲老,瞥若风前烛。”今多作“风烛残年”。

风烛fēng zhú

风中的烛火。《乐府诗集·怨诗行》:“百年未几时,奄若风吹烛。”后用“风烛”比喻人生短促或死亡。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时年五十有三,或恐风烛奄及,遗教子孙耳。”

风烛fēng zhú

有挡风装备的蜡烛:嘉荫堂前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陈献着瓜饼及各色果品。(七五·1855)

风烛

风中烛火易灭,因以喻指生命不长、老年或死亡。庾信《伤心赋》:“一朝~,万古埃尘。”

易逝的事物

易逝的事物

瓦上霜
短促存在的事物:朝露 浮云
短暂存在的事物:浮生朝露 沤珠槿艳 沤沫槿艳 草头垂露 草头秋露 草头朝露 草头珠露
不能长期存在的事物:梦幻泡影 梦幻影泡
变化消失的事物:烟云
容易消失的事物:春冰 云烟 沤浮泡影朝云暮雨 暮雨朝云 暮云朝雨 野马尘埃 尘埃野马 夕雨朝云 雨暮云朝
易逝的美好事物:浮花 昙花
稍纵即逝的事物:隙尘 电波
容易出现也容易消失的事物:春梦秋云
易于消亡的事物:风烛草露
极易消失的事物:电沫 雾水 鸟迹虫丝
瞬息即逝的事物:电泡
已经衰颓、快要灭亡的事物:残灯末庙
行将消灭的事物:风烛
行将死亡的事物:风中之烛 风中秉烛风灯之烛
速度极快、转瞬即逝的事物:电光石火
存在不久、转瞬即逝的事物:电光朝露
迅速消逝的事物:过眼云烟 过眼烟云
一去不返的事物:黄鹤
已经过去而无法挽回的事物:东海逝波

☚ 有关的事物   各种程度的事物 ☛

临近死亡的人

临近死亡的人

风烛 风中之烛 风中残烛 风烛草露 釜底游魂 屠所牛羊 枯骨之余 枯朽之余
体衰将死的人:棺材瓤子
生命垂危或力气将尽的人:幽魂假身
濒于灭亡的人或事物:鼎鱼 鼎中之鱼
倒毙的人:顿毙

☚ 残疾人   某种身份的人 ☛

风烛fēng zhú

❶风中的烛焰。常以喻人事无常,生命短促。刘禹锡《桃源行》:“因嗟隐身来种玉,不知人世如~~。”
❷指老年。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时年五十有三,或恐~~奄及,聊遗教于子孙耳。”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