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风湿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各科的病

各科的病

内科病名:疳 痞 痃 疸
感冒:外感 流感 伤风 着凉 受凉鼽嚏 霜露之病 霜露之疾
哮喘病:齁(~得慌) 哮(哮喘) 喘
外科病名:瘘(~管) 疝(疝气) 痔 疣 痈 疽
溃烂:疡(溃疡) 溃(~脓)
嘴唇溃疡:
疮溃不收口的病:漏(痔~)
中医妇科病名:带(白~) 崩漏
传染病名:痘(面~;水~) 疟(疟疾;齐后~) 疹(疹子;风~) 疽(痈~) 痢 麻(麻疯) 癞 花(天花~;面~;出~) 痁 痎 面豆
结核病名:痨(痨病;肺~) 劳(童子~) 瘵
急性传染病名:瘟(瘟疫) 疫(疫气;疫病;沴~;时~) 瘥(沴瘥) 瘴(~气) 大札 时气 沴疠 佐疾 天行病 天行证候
急性肠道传染病:霍(霍乱)
痢疾:痢 泄利
瘟疫与灾荒:札荒
害人的疫病:烈假
运动系统病名:痿(痿症;下~) 癃
瘫痪:疯(~瘫) 瘫(面~) 俳(足~) 痪 枯
偏瘫:痱 偏枯 半枯 偏废 半身不遂 半身不随 半身不摄
风湿病:痹(痹症;痹痼;寒~)
四肢的病:末疾
足部的病:足疾
白内障:翳(白翳) 瞖
皮肤病名:疥(~瘙) 疔 疖 痄(~腮) 痱 痘(~疮) 痆 瘃 疱(面~) 疡 痏 瘊 痒 疣 痣痂 痤 苛(~痒) 疮(疮疾;疮疡;疮痏;疮痍;疮疖;疮疠;疮肿) 疯(白癜~) 癜(紫~) 疠(疥~) 瘢(紫~;白~) 癣 瘭(~疽) 瘙(骚) 疽 疤 痈(~疽) 瘩(~背) 瘘(鼠~) 臃 癀 癍 粟 鬎鬁 瘌痢 疙瘩 扢秃 斑秃 愠羝 蚧搔 狐臭 腋气 癞痢 雀班 鬼剃头
痣和疣:志赘

☚ 各种病   神经系病名 ☛

风湿病rheumatism

一种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非化脓性炎症。各种动物均可发生。病因复杂,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变态反应有关,风寒、潮湿、过劳等因素可激发本病发作。按发病组织器官可分为:肌肉风湿、关节风湿、心脏风湿;按发病部位可分为:颈、肩臂、背腰、臀股(后肢)风湿;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风湿。该病的共同特征是患部肌肉、关节肿痛、跛行,疼痛部位会发生转移。急性风湿常具有明显的突发性、游走性和复发性。可用解热、镇痛及抗风湿药、可的松制剂、中药及针炙等治疗。

风湿病rheumatism

系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全身性结缔组织的炎症。本病早期为炎性渗出期,结缔组织中胶原纤维分裂、肿胀、玻璃样或纤维样变性;增殖期出现风湿性肉芽肿或风湿小体;硬化期出现纤维组织增生,肉芽肿组织形成瘢痕,病变可广泛损害心脏、关节、皮肤下结缔组织、血管、浆膜等;急性活动期可有全身症状与局部表现。急性期过后在心脏的病损组织留下有不同的病理改变,即为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等。防治:及时治咽、扁桃体等炎症;发病后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亦可用水杨酸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中药等。

风湿病

指一组涉及关节、肌肉、肌腱及滑囊病变,主要是炎症和退行性改变,表现有关节疼痛及功能失调为突出症状的疾病。病因不详,类属变态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的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皮肌炎、硬皮病、结节性多动脉炎;创伤性或感染性关节炎、痛风、骨关节炎、纤维组织炎、结节病等。本病多系统受侵犯,临床症状复杂、无特效疗法。

风湿病

风湿病

风湿病又称风湿热,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炎症,以心脏和关节受累最显著。急性发作后约有1/3的患者遗留心脏瓣膜病变,形成慢性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病常发生在气候多变的温带,中国东北,华北与西北地区患病率较高,华东、中南与西南次之,华南较少。发作季节以寒冬、早春较多,寒冷和潮湿是本病的重要诱因。初次发作90%以上在5 ~24岁之间。部队在寒冷地区行军、作战,尤其在潮湿坑道中作业,易患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扁桃体炎等,而诱发本病。25岁后复发机会减少。近来抗菌药物广泛使用,对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及时控制,风湿病的患病率有明显下降趋势。
病因与发病机理 风湿病的确切病因与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明了,但从临床、流行病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等方面分析,说明它与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目前认为风湿热是链球菌所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其根据有:
❶风湿病患者的血培养和心脏组织中,均未检出溶血性链球菌。
❷风湿病发病在链球菌感染后有1~4周潜伏期,符合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规律。
❸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发生风湿病者仅占1~3%。
❹风湿病患者再次感染链球菌后风湿活动复发率高达50%。
❺风湿病所引起的发热、关节炎与皮疹等临床表现与变态反应性疾病相似。
病理 病理改变主要是全身结缔组织炎症,以心脏血管与浆膜的病变最常见。病变发生过程分三期:
❶渗出期:结缔组织肿胀和纤维素样变性,非特异性炎症细胞浸润和浆液渗出; 在关节周围组织与心包的病变以渗出性为主。
❷增殖期:在纤维素样变性的结缔组织病灶周围有许多新增生肥大椭圆形的风湿细胞与淋巴细胞等,形成风湿小体,为本病特征性病变和风湿活动的指标。
❸硬化期: 风湿小体经过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瘢痕,无炎症反应,为风湿病的非活动期。瘢痕的形成主要限于瓣膜和心肌。由于本病常反复发作,上述三期可交叉存在,全过程约需4~6个月。风湿性心脏炎即全心炎,心肌、心内膜、心包均被侵及。心内膜炎主要累及心瓣膜,使之发生肿胀和增厚,其表面可出现细小颗粒状赘生物,形成瓣口关闭不全。在瓣膜闭合处纤维蛋白沉着,使瓣膜粘连变形,腱索和乳头肌缩短,形成瓣口狭窄和关闭不全,发展成慢性风湿性心脏病。
临床表现 半数患者在发病前1~4周有急性扁桃体炎、咽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史。起病时以轻度或中度不规则发热多见,但亦可为弛张热或持续性低热,热程一般少于一个月。伴有脉搏快、大量出汗、周身疲乏、食欲减退、烦躁等。
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发生率约72~92%,其特点为游走性多关节炎,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个关节,对称性地累及膝、肩、腕、肘、髋等大关节。有时为单一关节,手足小关节或脊柱关节偶受累及。局部红、肿、热、痛,一般持续2~4周消退,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无后遗症; 但常反复发作。不典型者只有关节酸痛。
风湿性心脏炎:约60%初发者出现风湿性心脏炎,多见于青年。风湿性心脏炎包括心内膜炎、心肌炎与心包炎,常和心内膜炎同时并存,可有心悸、心前区疼痛或不适,心脏增大,心尖部可听到二级左右收缩期吹风样杂音,第一心音减弱,心前区舒张期奔马律,持续性窦性心动过速与各种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律不齐、房性或室性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等。约5 ~13%的患者发生风湿性心包炎,有心前区痛,可听到心包摩擦音,常与严重心肌炎并存。心电图改变可有P-R间期延长,ST段下移,T浓低平或倒置,Q-T间期延长等。
皮肤表现: 环形红斑为渗出性病变,最多见于躯干,其次为四肢远端。红斑为不规则卵圆形或半月形,有淡红色环状红晕,直径<1cm;初出现时较小,以后迅速向周围扩大而中心消退,边缘稍隆起; 逐渐几个红斑相互融合形成较大的不规则的圆圈。常与风湿病其他征象同时出现。皮下小结为风湿病特征性增殖性病变,如豌豆大小,坚硬不痛,与皮肤不粘连,多出现在关节附近,大部分存在数日,多至数月,常伴有严重的心脏炎。
风湿性脑炎(舞蹈病):发生率约为16%,多见于女性少年。其特征为不协调、不自主、无目的性、木偶戏样的动作,常影响患者的生活,如饮食、说话、走路与穿衣等。其他表现: 可有风湿性胸膜炎、风湿性肺炎、风湿性肾炎、脉管炎、风湿性腹膜炎等,均较少见。
实验室检查:急性期白细胞计数轻度或中度升高,中性粒细胞稍增多,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轻度降低。咽拭培养可得溶血性链球菌。在风湿活动期还可有以下非特异性改变:
❶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若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由于肝脏淤血使纤维蛋白原生成减少,红细胞沉降率可不增快。
❷C反应性蛋白阳性。
❸血清粘蛋白测定增高。
❹血清蛋白电泳、白蛋白降低,α2与γ球蛋白升高。
❺血清总补体(CH50)和补体C3均降低。血清溶血性链球菌抗体的测定目前常用血清抗链球菌溶血毒素“O”、抗透明质酸酶(抗粘糖酶)与抗链激酶测定; 一般在链球菌感染后第2周末开始上升,4~6周达高峰,故动态地观察上述指标对诊断更有意义。抗体测定和非特异性血清有关成分测定均为阳性,提示活动性风湿病变;若二者均阴性则可排除。抗体升高而非特异性血清有关成分测定阴性,提示风湿病恢复期或可能发生过链球菌感染。若抗体正常而非特异性血清有关成分测定阳性,应考虑其它疾病。
诊断 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辅以实验室检查,参考修订的Jones风湿病诊断标准,如果具有二项主要表现,或一项主要表现与二项次要表现,可考虑本病;尚需有最近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证据,才能确定诊断。主要表现包括心脏炎、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舞蹈病、皮下小结和环形红斑。次要表现包括发热、关节痛、心电图P-R间期延长、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反应性蛋白阳性、白细胞计数增多、过去有风湿病史或现在有非活动性风湿性心脏病。利用以上诊断标准诊断风湿病时,出现主要与次要表现愈多、诊断的可靠性越大; 但须全面考虑病情,作好鉴别诊断,不可机械地套用上述诊断标准。风湿性心脏炎需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相鉴别; 风湿性关节炎需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结核感染、过敏性关节炎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相鉴别。
治疗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防止受凉,须待风湿活动所有症状完全消失,心电图改变与血沉恢复正常,方可起床活动。诊断明确后,对消除溶血性链球菌,应肌注青霉素每日40万~80万u,一般需1 ~2周。对青霉素过敏者,可口服红霉素或四环素,每次0.5g,每日4次共10日。药物治疗:
❶水杨酸盐为最常用药物,可用乙酰水杨酸或水杨酸钠。以乙酰水杨酸较好,每日3~5g,分3~4次服;待症状控制后或出现毒性反应时,可将剂量减半,维持6 ~12周。若服药后引起胃刺激症状,可在服药前给予氢氧化铝,但不宜加用碳酸氢钠,因影响乙酰水杨酸在胃肠道的吸收。水杨酸盐对退热、消除关节炎症、恢复正常血沉,均有一定疗效。
❷肾上腺皮质激素:能迅速控制急性活动期表现,伴有严重心脏炎时,应早期给予足量的激素,以防止心脏遗留慢性瓣膜病变。常用去氢皮质素有强地松或地塞米松。强的松开始每日30~40mg,分3~4次口服,风湿活动消失后逐渐减量,一般每5日减5 mg,直至停药。总疗程2~3月。在减药过程中,若症状又出现,则可适当加量。合并心脏炎而有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出现心脑缺血综合征时,用氢化可的松静滴,每日200~300mg;或用地塞米松5~10mg,每日3~4次肌注。饮食中应限食盐,并每日补充氯化钾1~3g。在停药前合并应用水杨酸制剂,或静脉滴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12.5~25mg,每日1次,连用3天,可减少反跳现象。
预防 防止链球菌感染是预防风湿病的主要环节,具体措施包括:
❶加强身体锻炼,防寒保暖,避免潮湿。
❷对急性扁桃体炎、咽峡炎、中耳炎和淋巴结炎等急性链球菌感染,积极彻底治疗,以免引起风湿病发作。
❸除去链球菌感染灶,如切除扁桃体等。
❹有风湿病病史或有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在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时及时用抗菌药物治疗。

☚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心肌炎 ☛

风湿病

rheumatism


风湿病

rheumatism

风湿病fēng shī bìng

diseases due towind-dampnes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