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颌关节脱位病名。即下颌髁状突与颞骨下颌凹构成的关节发生移位,以口半开,不能张合自如,语言不清,口流唾涎,吞咽困难,咬食不便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参见脱位、脱臼各条。 颞颌关节脱位 颞颌关节脱位颞颌关节脱位,系指下颌髁状突与颞骨下颌凹构成的关节发生移位。亦称失欠颌车蹉,辅车开不可合、下颏脱落、脱颏、颊车骨脱落、颌颏脱下、吊下巴、下颌关节脱位等。《肘后方》首先记载了颞颌关节脱位及其整复方法,《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论述了颞颌关节脱位的病因和分类。 颞颌关节是面部的唯一能动关节,是常见脱位的关节之一。好发于老年人及身体虚弱者。按脱位的时间和复发的次数,可分为新鲜性,陈旧性和习惯性脱位三种;按一侧或两侧脱位,可分为单侧脱和双侧脱两种; 按脱位后髁状突在颞颌关节窝的前方或后方,可分为前脱位和后脱位两种。临床以前脱位最多见。颞颌关节前脱位,多因过度张口,如大笑、打呵欠、拔牙等,使髁状突经前壁向前滑到关节结节的前方,当张口下颌部遭到侧方暴力打击,或在单侧臼齿间咬食较大硬物时,关节囊的侧壁韧带不能抗御外来暴力,则可发生一侧或双侧颞颌关节脱位。《伤科补要·脱下颏》云:“下颏者,即牙车相交之骨也。若脱,由肾虚所致。”《伤科汇纂·颊车骨》云:“夫颌颊脱下,乃气虚不能收束关窍也。”说明年老体衰、气虚体弱、肝肾亏虚、血不荣筋而引起的筋肉松弛,筋不能束骨可导致颞颌关节脱位,并容易引起习惯性脱位。 颞颌关节脱位后,出现口半开,不能张合自如,语言不清,口流唾涎,吞咽困难,咬食不便,若双侧前脱位,下颏骨下垂,颏向前突出,下齿列突于上齿列之前,双侧颞颌关节处凹陷,患者常以手掩口。若单侧前脱位,下颌偏向健侧,口形歪斜,齿不合拢,语音失常,颞颌关节的患侧凹陷,健侧突起。 对颞颌关节脱位的治疗,《肘后方》载:“治卒失欠颊车蹉张口不得还方: 令人两手牵其颐,已暂推之,急出大指,或咋伤也。”这种口腔内复位法直至现在仍普遍沿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介绍:“凡治单脱者,用手法摘下不脱者,以两手捧下颏,稍外拽复向内托之,则双钩皆入上环矣。再以布自地阁缠绕头顶以固之,宜内服正骨紫金丹,外贴万灵膏,待能饮食后去布,只宜布兜其下颏,系于顶上,二三日可愈。若双脱者,治法同前。” 颞颌关节脱位,可采用如下复位法: (1) 口腔内复位法: 患者取低座,头后倚墙或由助手扶持,医者先将两手拇指裹以纱布数层,分别放在患者口中的两侧下臼齿的尽处,余四指放在口外两侧托住下颌体及下颌角,复位时用两拇指下压后推,当听到弹响声时,急将两手拇指移至齿外以防咬伤。令患者闭合其口,如牙齿已能上下合拢,即为复位成功。若是单侧脱位,也可应用此法,只是健侧的手不需用力,即可复位。若在复位前见咀嚼肌痉挛不能解除时,不要强行复位,应先用两拇指按摩患部,待肌肉痉挛缓解后,再按上法复位。 (2) 口腔外复位法: 医者站于患者前方,双手拇指分别置于两侧下颌体与下颌支前缘交界处,其余四指托住下颌体,然后双手拇指由轻而重向下按压下颌骨,双手余指同时用力将其向后方推送,听到滑入关节之弹响声,复位即告成功。此法适用于老年齿脱或习惯性脱位者。 (3) 对陈旧性脱位者,先用活筋手法,医者两手拇指放在患者两侧颞颌关节上,进行由轻到重的按摩,用力推动有关筋肉,并时时向左右上下活动下颌骨,使瘢痕与挛缩的筋肉逐渐得以舒展和松解,待关节活动范围增大时,再行复位。复位前,用长约6厘米的一段筷子,横放于患者两侧臼齿上作为支点,让患者配合闭口,医者立于患者背后,用两手交叉托住下颌角,让患者头后顶医者胸部,然后两手向上向后提拉下颌骨,借筷子的支点,使其复位。复位后将四头带兜住下颌部,带的两端分别在头顶打结。固定时间约2~3天,对陈旧性脱位者,一般固定2~3周,以使关节囊修复,防止再脱位。固定期间及解除固定后三周内应避免开口过大、咬硬物,以防再脱。 内服药物宜舒筋活血、补肾壮筋,可选用壮筋养血汤、补肾壮筋汤等。对习惯性脱位者,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八珍汤等加减。 ☚ 脱位 肩关节脱位 ☛
颞颌关节脱位 颞颌关节脱位颞颌关节脱位,系指下颌髁状突与颞骨下颌凹构成的关节发生移位。好发于老年人及身体虚弱者。按脱位的时间和复发的次数,可分为新鲜性、陈旧性和习惯性脱位3种;按一侧或两侧脱位,可分为单侧脱和双侧脱两种;按脱位后髁状突在颞颌关节窝的前方或后方,可分为前脱位和后脱位两种。临床以前脱位最多见。颞颌关节前脱位,多因过度张口,如大笑、打呵欠、拔牙等,使髁状突经前壁向前滑到关节结节的前方,当张口下颌部遭到侧方暴力打击,或在单侧臼齿间咬食较大硬物时,关节囊的侧壁韧带不能抗御外来暴力,则可发生一侧或双侧颞颌关节脱位。 颞颌关节脱位后,出现口半开,不能张合自如,语言不清,口流唾涎,吞咽困难,咬食不便。若双侧前脱位,下颏骨下垂,颏向前突出,下齿列突于上齿列之前,双侧颞颌关节处凹陷,患者常以手掩口;若单侧前脱位,下颌偏向健侧,口形歪斜,齿不合拢,语音失常,颞颌关节的患侧凹陷,健侧突起。 颞颌关节脱位,可采用如下复位法: (1)口腔内复位法:患者取低坐,头后倚墙或由助手扶持,医者可将两手拇指裹以纱布数层,分别放在患者口中的两侧下臼齿的尽处,余四指放在口外两侧托住下颌体及下颌角,复位时用两拇指下压后推,当听到弹响声时,急将两手拇指移至齿外以防咬伤。令患者闭合其口,如牙齿已能上下合拢,即为复位成功。 (2)口腔外复位法:医者站于患者前方,双手拇指分别置于两侧下颌体与下颌支前缘交界处,其余四指托住下颌体,然后双手拇指由轻而重向下按压下颌骨,双手余指同时用力将其向后方推送,听到滑入关节之弹响声,复位即告成功。此法适用于老年齿脱或习惯性脱位者。 (3)对陈旧性脱位:先用活筋手法,医者两手拇指放在患者两侧颞颌关节上,进行由轻到重的按摩,用力推动有关筋肉,并时时向左右上下活动下颌骨,使瘢痕与挛缩的筋肉逐渐得以舒展和松解,待关节活动范围增大时,再行复位。复位前,用长约6 cm的一段筷子,横放于患者两侧臼齿上作为支点,让患者配合闭口,医者立于患者背后,用两手交叉托住下颌角,让患者头后顶医者胸部,然后两手向上向后提拉下颌骨,借筷子的支点,使其复位。复位后将四头带兜住下颌部,带的两端分别在头顶打结。固定时间约2—3星期,以使关节囊修复,防止再脱位。固定期间及解除固定后3星期内应避免开口过大、咬硬物,以防再脱。 ☚ 脱位 肩关节脱位 ☛ 00024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