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额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额敏清代城名。《西域图志》额敏城,《西使记》作业瞒,《元史·宪宗本纪》叶密立,《元史·速不台传》也迷里,《元史·耶律希亮传》称叶密里城。以其城地处额敏河畔而得名“额敏”。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平定准噶尔叛乱后,隶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管辖。清光绪十四年(1888)隶塔城直隶厅。民国2年(1913)属塔城县,民国7年(1918)置额敏县。今新疆额敏县城。 额敏❶地名。位于额敏河南岸。原为准噶尔游牧地。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清军平定准噶尔后,隶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光绪十年(1884)隶塔城直隶厅。1918年置额敏县。 额敏 额敏?—公元1740年清初新疆哈密的维吾尔贵族,为额贝都拉之孙,郭帕克之子。祖父额贝都拉曾于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擒献准噶尔部叛首噶尔丹之子色布腾巴勒珠尔,以哈密归属于清朝,被封为札萨克一等达尔汉。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其父郭帕克死,他承袭爵位。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喇布坦出兵2000,进攻哈密,他率众击退敌人。此后又率众为清军在沁城、塔尔那沁屯田,成绩卓绝,被封为镇国公,后又进升为固山贝子。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准噶尔部出兵6000,强攻哈密,他在城外设置埋伏,发动奇袭,杀死和俘虏敌人很多。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率众在巴里坤屯田。终生为清朝统一新疆作出了很大贡献,坚守哈密,屯田以供应清军粮食,是他功劳中最显著的两件事。 ☚ 额贝都拉 玉素布 ☛ 额敏?—1739清代新疆哈密王公。维吾尔族。※额贝都拉达尔汉伯克孙,哈密扎萨克一等达尔汉※郭帕伯克长子。生于肃州。及长,归籍。康熙五十年(1711)父死,受命袭爵。次年,进京朝觐。五十四年(1715),会同清军驻防兵击退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对哈密的侵扰。后率属众屯田于塔勒纳沁,输青稞助军。雍正五年(1727),叙功封镇国公。寻再进京朝觐,晋固山贝子。八年(1730),川陕总督岳钟琪以其勤屯务,奏请奖赐银币。十年(1732),以噶尔丹策零遣车凌纳木札勒统兵扰塔勒纳沁,设伏堵御,并遣将告岳钟琪逐之。乾隆元年(1736),奏自军兴起,岁纳粮27500石,受奖赉。卒,子玉素布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