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感受性的老化
感受性是指眼睛对外界刺激物的感觉能力。颜色感受性是指眼睛对光的波长的感受性。光线是由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组成的。眼睛最适宜的刺激是波长为760~400纳米(nm)之间的电磁波,即可见光谱。波长不同的电磁波可引起不同的颜色感觉。在上述波长范围内,从长波到短波的颜色感觉分别为红、橙、黄、绿、蓝、紫。老年人对颜色的感受性逐渐降低,如60~70岁和80~90岁的老年人,对颜色的辨别能力分别为青年人的76%和56%。老年人颜色感受性减弱被认为是由于晶状体变黄和视网膜老化而造成的。一般人在白天对绿光(555纳米)最敏感,而在黄昏时对蓝光(511纳米)最敏感。如在黄昏时观察与白天亮度相同的红、蓝两种物体,会感到蓝比红更明亮。但是,由于老年人对蓝色感受性明显下降,所以在黄昏时对红色和蓝色都看不清楚。说明颜色感受性减弱是老年人黄昏时看不清东西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老年人的颜色感受性具有上述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搭配环境中的颜色。例如,红色与绿色搭配,老年人就会将两种颜色的边界看成是不固定或浮动的;将蓝色与绿色搭配,则看上去颜色彼此混合,若绿色的墙与蓝色地毯搭配,就可能使老年人因分辨不清而发生撞墙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