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题秋冬之际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题秋冬之际草

 昔人言: “秋冬之际,尤难为怀。”为之命篇,非是之谓也。何尝快,独无忧,予之为怀良易矣。然则曷取焉?夫已冬而秋,不犹之方春而夏乎哉? 莺花藻野,则春全在夏矣; 红黄振谷,则秋不遽冬矣。故君子际之,以答岁也。况独往苦少,同志苦多,泛则方舟,登或共屐,非甚喑滞,其何默焉? 然当斯际也以游,则山澹澹而不至于癯,水宕宕而不至于嬉。故渊明所谓 “良辰入奇怀”,灵运所谓 “幽人尝坦步”。每临境下笔,皆抱此想矣。

(《谭友夏合集》)


 《秋冬之际草》是谭元春一本作品集,此篇为作者的自序。它通过解释何以用“秋冬之际”命集,写出了两季交替阶段自然景致的特点,以及人们在此刻游玩山水的奇趣逸怀。
 由于各人的心境不同,对景物的感知也有差别。秋冬之际,天气趋寒,木叶开始枯落,故易引起一些文人骚客的感伤。谭元春与之相异,他看到初冬的山谷旷野摇曳着红黄的花叶,胜景不败,虽冬犹秋,故心里有“快”意而无“忧”感。这是他命集之意与前人不同的原因。本来,入夏、入冬等等仅是人们对季节换移的指称性命名,并不意味自然景色骤然出现显著变化。所以就实际风景而言,“方春而夏”、“已冬而秋”乃是普遍的状貌。这表明谭元春对自然景致有自己特殊的会心。
 文中写景的句子不多,然而能够鲜明、准确地摹状出对象的特征。如分别以“莺花藻野”、“红黄振谷”二语写初夏及初冬的景色,前者婉丽烂漫; 后者幽秀明透。又如写秋冬之际的山光水色,“山澹澹而不至于癯,水宕宕而不至于嬉”,通过有限定的形容,使笔触与深秋初冬的山水真貌互相逼近,给人以确然难移之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