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颈淋巴结结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颈淋巴结结核tuberculosis of lymph nodes

系周围淋巴结结核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有原发性与继发性2种。原发性,即该部病变为原发感染的一部分。病原菌通过上呼吸道或随食物在口咽及鼻咽部与扁桃体,引起原发灶,感染沿浅、深淋巴管到达浅、深淋巴结及耳前、后淋巴结等,原发灶逐渐被吸收,而淋巴结结核仍可继续发展,并可形成脓肿与溃疡。继发性者,在原发感染后血行播散的过程中受到感染,播散范围比较广泛,且多为双侧;也可自胸、腹部结核通过淋巴径路延及颈深部淋巴结群而致。本病孤立的或虽多个但易彻底切除者,可手术切除治疗;其他均可用抗结核药物治疗。

颈淋巴结结核

中医称“瘰疬”。颈部淋巴结因结核杆菌侵入而引起肿大。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人。结核杆菌大多经扁桃体、龋齿侵入,少数继发于肺及支气管的结核病。表现为一侧或两侧颈部有多个大小不等肿大淋巴结,质地较硬,无痛,晚期可形成寒性脓肿,破溃后产生经久不愈窦道。治疗采用全身抗痨药物,局部单个淋巴结切除,穿刺抽脓或切开引流。

颈淋巴结结核tuberculous of cervical lymph nodes

中医称“瘰疠”。多见于儿童和青年。结核菌多经扁桃体、龋齿侵入,少数继发于肺或支气管结核。初期颈部一侧或两侧有多个大小不等的肿大淋巴结,可移动,无疼痛或压痛,以后淋巴结可相应融合成团。晚期淋巴结发生干酪坏死、液化而形成冷脓肿。脓肿破溃后,可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或溃疡。活组织检查可明确诊断。全身应行抗痨治疗。

颈淋巴结结核

颈淋巴结结核

颈淋巴结结核多见于年长儿童,幼儿偶有发生。婴儿对结核感染的免疫力很弱,易血行播散,很难使病灶局限于某一器官,故很少有颈淋巴结结核。婴儿如出现类似结核性颈淋巴结炎样的淋巴结肿大,一般为接种或口服卡介苗后之反应。
颈部淋巴结分为深浅二组:深组于胸锁乳突肌深面,沿颈内静脉分布;浅组于颈侧方的颈润肌深面,胸锁乳突肌及其后缘的浅面,沿颈外静脉排列。结核病变多累及颌下淋巴结及颈静脉淋巴结。结核杆菌侵入的主要途径是龋齿或扁桃体,侵入部多无结核病变。少数颈淋巴结结核是肺结核的并发症。
由于不同年龄小儿机体反应的差异,颈淋巴结结核的临床表现也不同。较大儿童典型的症状为一侧或双侧淋巴结缓慢肿大。早期肿大的淋巴结表面光滑,质地较硬,无压痛,淋巴结分散而活动。若结核病变治愈后,则淋巴结呈纤维化愈合。若病变发展则肿大淋巴结失去弹性,有压痛。出现淋巴结周围炎时,软组织肿胀,界限不清,中心呈干酪性坏死; 相邻的淋巴结互相融合并与皮肤粘连,成为不活动的肿块。若肿块突然增大,皮肤发红,疼痛。有波动感,全身发烧,提示继发化脓性感染。脓肿穿破形成窦道,经久不愈。年龄愈小,愈易发生继发感染和脓肿溃破。幼儿淋巴结结核起病后发展迅速,淋巴结肿大,软化而形成冷脓肿,自溃后流出稀薄脓液和少量干酪样物。如引流通畅,伤口能较快愈合,很少形成窦道。
颈淋巴结肿大,曾吃过未煮沸的牛奶、有结核接触史,未接种过卡介苗而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可助诊断。胸透寻找肺结核病灶和检查红细胞沉降率。单纯淋巴结肿大时,应排除白血病、Hodgkin病、淋巴肉瘤等恶性肿瘤。疑难病例可作活体组织检查确诊。
治疗方面应:
❶全身综合治疗,包括增强体质和抗结核药物的应用。
❷孤立肿大的淋巴结可切除并送活检。
❸已液化形成冷脓肿者,可穿刺抽脓,并注入链霉素或异烟肼,每周二次。颈深筋膜下的结核性脓肿,穿破深筋膜而达皮下,一般形成葫芦状脓肿,此时应切开深筋膜,清除干酪性坏死的淋巴结原发灶,才能根除病灶。伤口一期缝合,不置引流。
❹皮肤已受累者,若病变局限,可于清除病灶时一并切除皮肤,伤口中置链霉素后一期缝合切口。若切口不能缝合则将创口作成碟形,局部用链霉素。
卡介苗反应性颈淋巴结炎为新生儿或婴儿接种或口服卡介苗后1~8个月发生的淋巴结炎。肩部接种者注射侧腋淋巴结肿大,少数累及锁骨上淋巴结。口服接种者多发生于颈深淋巴结。一般无全身症状,逐渐自行吸收。少数可液化溃破。不需服用抗结核药。局部处理原则与颈淋巴结结核同。

☚ 化脓性颈淋巴结炎   慢性颈淋巴结炎 ☛
0001271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8: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