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颅内压增高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颅内压增高症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指成人侧卧放松,腰穿测压,脑脊液压力超过1.96kPa(200mmH2O)所产生的症状。是一组以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常见病因为颅脑损伤、颅内占位病变、颅内感染、脑血管疾病、脑缺氧、脑寄生虫病和颅脑先天性疾病等。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应用降低颅压的药物、脑室引流或分流术。

颅内压增高症

颅内压增高症

颅内压增高为一常见征群,可由多种疾病引起。颅腔内有脑、血液和脑脊液三种内容物,而颅腔是一不能伸缩的容器,故其总容积不能改变。当颅内容物体积增长过多、过速,三者间失去平衡或超出调节功能所能代偿的限度时,即可造成颅内压增高。婴儿由于前囟未闭,颅缝尚未完全闭合,故颅腔尚有伸缩余地。正常儿童侧卧位时侧脑室内压力为40~100mmH2O (成人为60~180mmH2O)。
病因 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原因有:
颅腔狭小
❶先天性颅骨病变: 如各种狭颅畸形、颅底凹陷或扁平颅底。
❷颅骨异常增厚: 向内生长的颅骨骨瘤、颅骨纤维结构不良、畸形性骨炎等等。
❸颅骨损伤: 颅骨广泛性凹陷骨折。
颅内容物体积增加 (1)脑本身体积增加(脑水肿):❶脑组织间隙水分增加: 如脑损伤反应(急性颅脑损伤、颅脑手术后)、脑炎症性反应(各种病毒、细菌、真菌、原虫及寄生虫性病变引起)、脑血管意外(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及各种脑肿瘤引起的血管源性脑水肿。
❷脑细胞内水分增加: 如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缺血、缺氧,各种原因引起的毒血症。
❸混合性脑水肿: 为脑部疾患晚期及全身性水肿的一部分(如心、肾功能衰竭,营养不良性水肿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2) 脑血供增加: 如各种原因引起的高血压、颅内血管性疾病、胸腹四肢等处的严重挤压伤后引起的脑血管扩张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碳酸血症等。
(3) 脑脊液过多(脑积水): 如先天性脑积水、后天性脑积水及良性颅内压增高症(可由静脉窦阻塞、内分泌失调、血液病、代谢性疾病或无原因可查者引起)。
(4) 颅内占位性病变:
❶损伤引起各类颅内血肿: 如硬膜外、硬膜下、蛛网膜下、脑实质出血及血肿等。
❷各种自发性颅内出血: 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❸颅内新生物: 如原发肿瘤(包括各种胶质瘤、脑膜瘤、神经瘤、颅咽管瘤 巨大垂体瘤、松果体瘤等); 继发性肿瘤(包括各种转移癌、肉瘤、中耳及鼻咽部侵入的肿瘤、白血病等)。
❹颅内脓肿:如耳源性、血源性、鼻源性及损伤性等引起的脓肿。
❺颅内肉芽肿: 包括结核瘤、真菌肉芽肿、嗜酸性肉芽肿、结节病、黄色瘤等等。
❻颅内寄生虫病: 脑血吸虫病、脑囊虫病、脑包虫病、脑肺吸虫病等。
临床表现 颅内压增高症的临床症状可有以下几方面。
(1) 头痛: 常较剧烈而持久,可于夜间痛醒。清晨较重,任何可使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咳嗽、打喷嚏、大便屏气、起立或弯腰等均可使头痛加重。婴儿发生颅内压增高时可发出尖叫声,有时用手猛击头部。
(2) 呕吐: 由延髓呕吐中枢与迷走神经受脑水肿刺激所致。呕吐有时喷射性,不伴恶心,清晨或空腹时更易出现,呕吐与饮食无关,但进食每易诱发,故易误诊。
(3) 精神及意识改变: 颅内压增高及脑水肿时使脑皮层细胞正常代谢受到干扰,甚至出现广泛皮层萎缩。临床可出现对外界淡漠,反应迟钝、懒散、嗜睡、活动减少或易激惹、躁动、学习成绩退步、性格改变。严重者可出现昏睡、谵妄或深昏迷。
(4) 头晕: 颅内压增高影响内耳迷路静脉回流而致水肿或使脑干受压缺血以致出现头晕,有的小儿可以此为主诉。
(5) 视力障碍: 细长的外展神经易受颅内压增高的影响,故可能出现复视,患儿主诉“看不清楚”。到疾病后期出现视神经乳头继发性萎缩而致视敏度减退。
(6) 其他: 可因脑干网状结构受损而出现呃逆及打呵欠。若已出现枕大孔疝时可有四肢强直性痉挛发作,甚至突然呼吸衰竭。
严重的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出现脑疝。当小脑幕切迹疝(颞叶钩回疝)时,脑实质疝入的同侧瞳孔先缩小,继而散大,故可见病人瞳孔一侧大,一侧小,或忽大忽小,边缘不齐,对光反应减弱或消失。病灶对侧可出现程度不等的偏瘫,有肌张力和腱反射的改变及锥体束征。尚可有一系列中枢性呼吸衰竭表现如双吸气、叹息样呼吸、呼吸暂停、潮式呼吸、抽泣样呼吸、呼吸节律不整及下颌运动等。当枕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疝) 时病儿多呈深昏迷。初期四肢肌强直,腱反射亢进,以及肌张力减低,深浅反射消失。瞳孔双侧散大,眼球固定不动。可突然出现呼吸及循环衰竭。
客观检查所得的阳性体征除上述症状中提及外,尚有头围增大、颅缝增宽或分离、前囟饱满、头皮静脉怒张、二眼斜视、眼球不能外展。眼底检查可先发现视网膜静脉充血、扩张,以后视神经乳头边界模糊、隆起;眼底可有出血,有时可见小动脉痉挛。婴幼儿由于颅骨骨缝分离,早期常查不到视神经乳头水肿。血压可增高,心率减慢。颅内病变尤其占位性病变的症状及体征则根据病变位置、性质而各异。X线头颅摄片可见颅缝分裂、指纹压迹增多等改变,有时可见不同程度的鞍背脱钙、后床突吸收和蝶鞍盆形扩大等。
治疗 针对原发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轻度颅内压增高症宜密切注意观察,必要时应用脱水疗法。常用脱水剂为高渗溶液,能提高血浆渗透压,形成血与脑脊液间的渗透压差,使脑及脑脊液中部分液体通过血液循环经肾排出,从而达到减轻脑水肿及降低颅内压的目的。脑疝存在时间愈长,病情恢复可能性愈小,故一旦病儿出现脑疝症状和体征应立刻采用较大量、较强作用的脱水药物。常见的为20%甘露醇,每次1~1.5g/kg,于30分钟内静脉滴(或注)完,每6小时可重复一次。尿素虽然降低颅压作用快,但易“反跳”。亦可选用甘油(10%浓度溶于10%葡萄糖液)1~3g/kg,静脉滴注或鼻饲,每6小时一次。早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抑制组织炎性反应,减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有减轻脑水肿作用。地塞米松剂量首次为0.15~0.25mg/kg静脉注射,以后每天0.25mg/kg,分3~4次给予; 72小时后逐渐减量,3~4天内停药。
应用脱水疗法的同时,给予利尿剂可增加体内液体的排出,间接减轻脑水肿,如速尿每次1~2mg/kg静脉注射。此外,应适当控制摄入液量,年幼儿每日入量40~60ml/kg,年长儿约为30~50ml/kg,其中等渗含钠液量不应超过1/4左右;症状缓解后要适当调整。使头部温度降低、头部位置抬高至30度、保持呼吸通畅等措施均有利于降低颅内压力。

☚ 呼吸衰竭   溺水 ☛
0000638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5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