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预审心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预审心理

预审活动中呈现的各种心理现象。包括:预审人员、被告人、证人、被害人等个体心理变化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在相互交往中各自所表现出的行为心理特征。询问被告人是预审的基本活动,通过讯问被告人,查明案件事实,分清罪与非罪、罪轻或罪重的情节。讯问被告人,实质上是审讯人员与被告人之间进行的尖锐复杂的心理交锋。审讯活动,一方面是预审人员要查清被告人的全部犯罪事实,另一方面是被告人妄图逃避罪责。双方对待审讯的态度不同,彼此想要达到的目的截然相反。还由于审讯人员和被告人在审讯中所处的法律地位不同,彼此对于犯罪的体验和个性心理状态亦各异,从而使双方在心理交锋过程中形成不同的心理结构。审讯人员处于揭露犯罪、追讯犯罪事实的地位,其心理是由揭露、挫败、攻心、智取等常态分布心理要素构成的进攻型心理结构;被告人则处于被揭露、防御、逃避罪责的境地,其心理结构是由戒备、回避、抗衡、屈服等心理要素构成的层层设防的防御璎心理。审讯人员揭露犯罪的意图,常常与被告人极力掩盖事实真相,阻止追讯的企图发生冲突.审讯在两种不同的心理进行激烈斗争中推进。审讯人员凭借自己所处的法律地位和证据,经过思维能够深刻认识案情的有关方面,并通过分析判断预测审讯过程中的发展变化,然后根据案情和审讯的发展变化,小断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准确地捕捉战机、正确施谋嗣策,力破被告人的防御心理;根据被告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变化趋势,正确运用情感的扩散、激发和感化,不断向被告人施加健康的心理影响,削弱其抗拒的意志,转变被告人的心理倾向和对立立场,促使被告人向如实供述犯罪事实方面转化,使审汛深入发展,直至顺利结束。

预审心理

预审心理

指被告人在预审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变化规律。所谓预审,指被告人在逮捕后,正式审讯前,预先接受预审部门的审讯。这时被告人典型的四种心理是:
❶畏罪,害怕罪行暴露后有损个人名利前途或牵累他人;
❷侥幸,认为自己手段高明、行为诡秘、同伙牢靠,可以逃脱罪责;
❸恐慌,由于专政机关的威慑力量、预审人员的合理质问等因素而感到心慌意乱;
❹抗拒,或是出于保护同伙,或是因为罪行严重,或是由于反动思想顽固,或是期望侥幸过关,而出现抗拒心理。由以上四种心理表现可以看出,被告人在预审过程中的基本心理是逃避罪责,因而能不交待罪行就不交待,被迫交待时,则能少交待就少交待。出于这一基本心理,他们惯用的心理手段:一是争取预审人员的同情,二是转移预审人员的注意力,扰乱预审人员的思维,三是以不合作态度来消磨和动摇预审人员的意志。预审过程中,随着预审人员和被告人的心理交锋,被告人的心理也会发生变化,这种心理变化,一般经历四个阶段即试探摸底阶段、对抗相持阶段、动摇反复阶段、交罪供述阶段。了解预审心理,有利于预审人员有针对地采取不同的斗争策略,以揭露罪行、制服罪犯,查清犯罪事实。

☚ 侦察心理   罪犯改造心理学 ☛
0000615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9: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