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师邕矫诏案
唐文宗太和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李训借观甘露之名,伏兵谋诛诸宦官,事败反为宦官所诛。在此之前,权宦王守澄厌恶宦官中的田金操、刘行深、周元稹、薛士干、似先义逸、刘英誗等六人。李训与郑注当时表面上尚依附于王守澄,于是奏遣六人分别至盐州、灵武、泾原、夏州、振武、凤翔等六处巡边(六地皆在长安西北边);又命翰林学士顾师邕起草诏书赐上述六州镇,命杀六宦官。及李、郑二人事败被诛,六州镇皆废诏命不行。十一月二十五日,宦官仇士良等,以顾师邕为矫诏(假托诏命),将他收捕下御史台狱。按唐律,凡诈为制书者,处绞刑。十二月初一日,顾师邕被流放儋州,接着被赐死于途。本案中,顾师邕乃奉命草诏,并无矫诏之罪,只因此意出于李训、郑注二人,故宦官们加顾师邕以矫诏之罪。而当时文宗被仇士良等挟持,宦官们完全控制了朝政,制敕皆出于宦官,法司不敢违其意,于是顾师邕终遭枉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