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頍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頍弁 頍弁《诗经·小雅》篇名。《毛诗序》云:“《頍弁》,诸公刺幽王也。暴戾无亲,不能宴乐同姓,亲睦九族,孤危将亡,故作是诗也。”三家《诗》义未阐。这是西周末年周王宴请兄弟亲戚之诗,作诗者当是与宴诸人之一。《序》说部分切合诗旨。全诗三章,每章十二句。前两章写宴乐之欢,及同姓、异姓贵族对周王的依附心情。末章则反映出严重的危亡感和及时行乐的颓废心态,被后人评为“乱世悲愁之作”(吴闿生《诗义会通》)。 ☚ 鸳鸯 车舝 ☛ 頍弁有頍者弁, 实维伊何? 尔酒既旨, 尔肴既嘉。 岂伊异人? 兄弟匪他。 茑与女萝, 施于松柏。 未见君子, 忧心奕奕。 既见君子, 庶几说怿。 有頍者弁, 实维何期? 尔酒既旨, 尔肴既时。 岂伊异人? 兄弟具来。 茑与女萝, 施于松上。 未见君子, 忧心怲怲。 既见君子, 庶几有臧。 有頍者弁, 实维在首。 尔酒既旨, 尔肴既阜。 岂伊异人? 兄弟甥舅。 如彼雨雪, 先集维霰。 死丧无日, 无几相见。 乐酒今夕, 君子维宴。 戴着高高的尖顶有角的皮帽,这是为什么呀?你的美酒既好,你的菜肴既佳。难道是外人?是兄弟而不是他人。寄生草与松萝,都攀附着松柏。还没有见到君子,忧心忡忡神不安;已经见到了君子,差不多心里才高兴。 戴着高高的尖顶有角的皮帽,这是为什么呀?你的美酒既好,你的菜肴既佳。难道是外人?是兄弟们一起来。寄生草与松萝,都攀附着松柏。还没有见到君子,忧心忡忡神不安; 已经见到了君子,庶几有希望得到好处。 戴着高高的尖顶有角的皮帽,这是戴在头上的啊。你的美酒既好,你的菜肴既多。难道是外人?是兄弟和甥舅呀。人生好像那下雪一样,先落下的雪珠叫霰。死亡不知何日,没有几次相见。今夜开怀畅饮,感谢君子设宴。 全诗三章,每章十二句。关于诗之主旨,《毛诗序》云: “《頍弁》,诸公刺幽王也。暴戾无亲,不能宴乐同姓,亲睦九族,孤危将亡。”其中“不能宴乐同姓,亲睦九族”之言,正与诗意不合,所以未必是“刺幽王”之诗。但在宴饮过程中,我们仍可感受到周末社会那种“孤危将亡”的“季世忧乱之音” (吴闿生《诗义会通》)。朱熹《诗集传》认为这是“未燕兄弟亲戚之诗”。程俊英《诗经译注》题解更为明确,认为“这是写周王宴请兄弟亲戚的诗。诗中以寄生草依赖于松柏,比喻贵族依赖于周王。末章反映了西周末年统治集团对国家前途悲观失望和及时行乐的心情。”所论甚是。 一、二两章句式与内容基本相同,即以参加周王宴会诸公中之贵族文人的口吻,反复赞美周王宴饮的美盛以及同姓诸臣们与周王之间的依附关系。从“未见君子,忧心奕奕; 既见君子,庶几说怿”的对比描写中,我们似可感应到没落社会时期人们那种朝不保夕的恐惧心理的律动。第三章前六句与一、二章前六句内容基本相似,都是写周王宴饮之美盛,但参与者已由同姓贵族扩大到异姓外戚甥舅之类了,规模较大。末六句却直接抒发人生短促、沮丧与及时行乐的颓废情绪,弥漫着一片没落衰飒之音。阅读此诗,将有助于我们认识贵族统治阶级腐朽的生活方式与空虚的内心世界。 此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以下特色: 其一,赋中见兴,发端高妙。三章诗的开头两句分别为:“有頍者弁,实维伊何?”“有頍者弁,实维何期?”“有頍者弁,实维在首。”前二句是说为什么要戴着高高的尖顶有角的皮帽,后句是说,高高的尖顶有角的皮帽是戴在头上的。这样的起兴与问答似乎十分幼稚,然而其中却包含着深刻的政治内涵。《谷梁传》僖公八年云: “朝服虽蔽,必加于上; 弁冕虽旧,必加于首;周室虽衰,必先诸侯。”诗人不写赴宴者别的什么,而仅仅写帽子,原来是为了强调王室崇高的地位,这实在是一种回光返照式的垂死挣扎,具有喜剧性的讽刺效果。如此发端和起兴,含义是颇丰的。其二,转折铺叙,句式灵活。全诗三章,特别是一、二章,内容虽有重复,但由于采用了反问和设问的句式,就较好地避免了呆板累赘之弊。第三章,诗人由前面一路写来的欢愉宴饮气氛,陡然插入“死丧无日,无几相见”的悲凉感伤之句,突出了周室将倾之前人们普遍的忧惧心态,具有较强的暗示性。此可谓“转折铺张多,意态自浓”(孙《批评诗经》) 也。 此外,诗中还运用了 “茑与女萝”攀援松柏而生和人生暂短如雪似霰等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具有警策之力量。孙认为这些优美的比喻句 “是俊语,得此乃更有奇色。”(《批评诗经》)大大增强了本诗的可读性。 《頍弁》有頍者弁,(一) 抬起头来弁儿高, 实维伊何。(二) 弁儿高高在头上翘。 尔酒既旨,(三) 你的酒呀真醇良, 尔肴既嘉。你的菜呀多美好。 岂伊异人? (四) 难道他们是外人? 兄弟匪他。(五) 哥呀弟呀我同胞。 茑与女萝,(六) 菟丝子和寄生草, 施于松柏。攀在松柏一条条。 未见君子,没有看见那人儿, 忧心奕奕。(七) 心里愁得摇呀摇。 既见君子,既然看见那人儿, 庶几说怿。这才欢乐这才笑。 有頍者弁,抬起头来弁儿高, 实维何期。(八) 弁儿它在头上翘。 尔酒既旨,你的酒呀真醇良, 尔肴既时。(九) 你的菜呀时而好。 岂伊异人? 难道他们是外人? 兄弟俱来。哥呀弟呀齐来到。 茑与女萝,菟丝子和寄生草, 施于松上。攀在松上一条条。 未见君子,没有看见那人儿, 忧心怲怲。(十) 心里愁呀真苦恼。 既见君子,既然看见那人儿, 庶几有臧。(十一) 这才真是好上好。 有頍者弁,抬起头来弁儿高, 实维在首。高高的在头上翘。 尔酒既旨,你的酒呀真醇良, 尔肴既阜。(十二) 你的菜呀多又好。 岂伊异人? 难道他们是外人? 兄弟甥舅。兄弟亲戚齐来到。 如彼雨雪,象那天呀飘雪花, 先集维霰。(十三) 雪珠儿首先抛呀抛。 死丧无日,(十四) 人生在世无多日, 无几相见。相见又能有几朝。 乐酒今夕,今宵有酒今宵醉, 君子维宴。人们宴会乐陶陶。 注 释 (一)朱熹:“頍,弁貌。或曰:举首貌。弁,皮弁。” 严粲:“钱氏曰:‘举首则弁愈高。’” (二)陈奂:“实当作寔。寔,是也。维犹为也。是为伊何者,以言乎在首也。一章伊何,二章何期,三章在首,实一义也。” (三)郑玄:“旨、嘉,皆美也。” (四)严粲:“所与宴者,岂异人疏远者乎?” (五)朱熹:“匪他,非他人也。” (六)毛亨:“茑,寄生也。女萝,……松萝也。” 朱熹:“茑,寄生也。……女萝,菟丝也。” (七)陈奂:“《尔雅·释训》:‘奕奕,忧也。’此依诗忧心为训。《传》云:奕奕然无所薄也者,亦是形容忧心之状。《楚策》楚威王曰:寡人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奕奕摇摇,语转而义同。” 朱熹:“说,音悦。……是以未见而忧,既见而喜也。” (八)郑玄:“何期,犹伊何也。期,辞也。” (九)陈奂:“时之言是也。故时有善义。尔肴既时,犹上章言尔肴既嘉耳。嘉亦善也。《广雅》:‘时,善也。’本《传》训。” (十)毛亨:“怲怲,忧盛满也。” (十一)毛亨:“臧,善也。” (十二)郑玄:“阜,犹多也。” (十三)严粲:“《补传》曰:‘霰,稷雪也。’或谓之米雪,谓其粒若稷若米然。钱氏曰:‘粒雪也。’” (十四)严粲:“言不久矣。” 吕祖谦:“蔡氏曰:君子以是知死之无曰,相见之无几,无所复頼而相告曰,苟今夕有酒矣,君子维以相宴而已,不知其他矣。” 注 音 頍kui亏上 弁bian辨 茑niao鸟 萝luo罗 施yi异 怿yi译 怲bing丙 臧zang脏 霰xian线 頍弁
【注释】 ①頍(kui 傀):帽顶圆圆的样子。弁(bian 便):的一种帽子,有皮弁、爵弁等。实:犹“是”。维:为,作。伊:犹“”。何:什么。②尔:指宴客的贵族。既:犹“尽”、“皆”。旨:美。肴菜。嘉:也是美好的意思。③岂:难道。伊:犹“是”。异人:外人人。匪:通“非”,不是。④茑(niao 鸟):一种攀援植物,夏秋开红色小花。女萝:即菟丝,一种寄生植物。施(yi 易):蔓延。⑤弈亦)弈:心神不定的样子。⑥庶几:差不多。说:通“悦”,喜悦。怿(yi亦):义同“悦”。⑦何期(ji基):犹“何其”,其:语助词。⑧时:美。⑨具:通“俱”,都。⑩松上:松树之上。(12)怲(bing丙)怲:满怀忧愁的样子。《毛传》曰:“忧盛满也。”臧:善。(13)在首:戴在头上。(14)阜:盛多,丰富多样。(15)甥舅:外甥舅父,这里是亲戚的统称。(16)雨雪:下雪。集:落。霰(xian县):雪粒。(17)无日:不知哪一天。无几:没多久。(18)宴:安乐。 【译文】 圆顶弁冠头上戴,这样到底为什么?你的酒浆皆甘醇,你的菜肴分外香。难道那是异姓人,都是兄弟非别人。寄生草和菟丝子,青蔓缠绕松柏上。未曾见到君子面,忧心忡忡神不安。已经见到君子面,心情高兴喜难言。圆顶弁冠头上戴,这样到底为什么?你的酒浆皆甘醇,你的菜肴尽佳品。难道那是异姓人?都是兄弟没外人。寄生草和菟丝子,青蔓缠绕松柏上。未曾见到君子面,心事忧闷如肠断。已经见到君子面,和和善善心舒畅。圆顶弁冠多堂皇,戴在头上多庄严。你的酒浆皆甘醇,菜肴丰富又绝伦。难道那是异姓人,兄弟甥舅一家亲。好比天要下大雪,先降冰霰后降雪。死丧之日实难测,相见之时已不多。今晚有酒应畅饮,君子欢宴求安乐。 【集评】 《毛诗序》:“《頍弁》,诸公刺幽王也。暴戾无亲,不能宴乐同姓、亲睦九族,孤危将亡,故作是诗也。”(《毛诗正义》卷十四) 宋·朱熹:“燕兄弟、亲戚之诗。”(《诗集传》卷十四) 清·姚际恒:“《小序》谓‘诸公刺幽王’,是。”(《诗经通论》卷十二) 【总案】 此当为贵族宴饮兄弟、亲戚的诗,诗的作者可能就是其中的一位被宴请者。从“死丧无日,无几相见”两句来看,这首诗大约产生于西周末年,诗人已预感到形势不妙,末日不远。而“乐酒今夕,君子维宴”两句,则反映了这群贵族在孤危将亡时,无可奈何,对酒当歌的心态。 頍弁 頍弁[原文] ☚ 鸳鸯 车𤛉 ☛ 各种人的帽子 各种人的帽子皇帝戴的帽:王冠 皇冠 冕旒 ☚ 帽子 笠帽 ☛ 頍弁kuǐbiàn指男子所用的冠冕。源于《诗经·小雅·頍弁》:“有頍者弁,实维在首。”明郑若庸《玉玦记·截发》:“堂堂頍弁英雄汉,好施巾帼比红颜。” 頍弁《诗·小雅》篇名。周王晏请兄弟、亲戚之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