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頂(顶)Dǐng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頂dǐng頭頂。繁欽《三胡賦》:“面象炙猬,頂如持囊。”引申爲事物的上端。鄒陽《几賦》:“上不測之絶頂,伐之以歸。” 頂“顶”的繁体字。 上一条: 顶 下一条: 㴿 顶頂ㄉㄧㄥˇdǐng三3185①名上,上部。闽语。福建厦门〖 〗。~身上身‖~头上头‖~下上下。福建莆田〖 〗。广东揭阳〖 〗。楼~床面~有二本书。②名头发旋。⑴冀鲁官话。河北昌黎〖 〗。⑵中原官话。山东济宁〖 〗。两个~,气得他娘跳井。江苏徐州〖 〗。男孩两~,良田千顷。⑶粤语。广东开平赤坎〖 〗。③形高明;上等。吴语。浙江苍南金乡〖 〗。功夫~‖本事~。④动到,赶到;达到。⑴东北官话。东北。奚青汶《心里美》:「那天空啊,…晴得连个云彩丝儿都没有,可~两点钟左右,忽然改变了态度。」⑵北京官话。北京〖 〗。~下午两点他就能回来了。《常宝堃相声选》:「结果我一算,收了~两千块钱。」⑶中原官话。江苏徐州〖 〗。等他~到,已散会了。⑷江淮官话。江苏东台〖 〗。这个钱~月底把你。江苏盐城、阜宁:昨天夜里,他一直~下一点才回来。⑤动起作用,顶用。北京官话。北京〖 〗。这么个破东西,一点儿也不~。⑥动停止;卡住。中原官话。陕西商县张家塬〖 〗。他不好好儿吃饭,肚里~住啦‖你再不要~啦,要进城就快去。⑦动抬杠。西南官话。四川邛崃〖 〗、汉源〖 〗。⑧动以拳击物。中原官话。陕西商县张家塬〖 〗。他~了人家一拳。⑨量只;张;座;辆等。⑴冀鲁官话。山东淄博〖 〗。一~箱子‖两~柜子。⑵吴语。上海〖 〗。一~桥。江苏苏州、常州、常熟、无锡。浙江杭州、绍兴:一~桌子。鲁迅《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书桌一~,烟榻一张。」⑶赣语。江西莲花〖 〗。一~车。⑷客话。江西赣州蟠龙〖 〗。一~车。江西上犹社溪〖 〗。⑸闽语。福建永春〖 〗。一~风车一辆汽车‖一~针车一台缝纫机。福建厦门:一~车。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頭面部 > 頭 > 頂 頂 dǐng 亦稱“顛”、“巔”。頭頂。亦指頭。其稱始見於先秦典籍。《易·大過》:“過涉滅頂,凶。”《孟子·盡心上》:“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爲之。”《素問·脈解》:“陽盡在上,而陰氣從下,下虚上實,故狂,巔疾也。”《爾雅·釋言》:“顛,頂也。”郭璞注:“頭上。”南朝梁·任昉《彈曹景宗文》:“自頂至踵,功歸造化。”唐·杜甫《飲中八仙歌》:“脱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宋·梅堯臣《依韻和楊敏叔吴門晚秋見寄》:“顛毛隨日减,冉冉不勝簪。” 頂dingED94 “顶”的繁体。 頂dǐngD110 “顶”的繁体。 〖頂〗 粵 ding2〔鼎〕普 dǐnɡ ❶ 頭頂。許慎《說文解字》:「〜,顚也。」(顚:頭頂。)方苞《獄中雜記》:「生人與死者並踵 〜而卧。」(踵【粵 zung2〔總〕普zhǒng】:後腳跟。) ❷ 物體最高的部分。《列子.湯問》:「其〜平處九千里。」(指山頂。) ❸ 頂替,冒充。馬端臨《文獻通考》:「〜其名而盜取其錢。」
頂顶, 金文; 篆dǐng[頁(頭,意符)+丁(聲符)→頂(《説文“頂,顚也。從頁,丁聲。”頂,人或動物頭部最高的部位。引申爲物體的最高部〈屋頂、山頂、塔頂、樹頂〉。用頭支撐住東西〈頂住〉。對人有所冒犯〈頂撞〉。從地下冒出來〈頂土而出〉。填缺額或以次充好〈頂替〉。違背政策幹〈頂風作案〉。又用於量詞〈一頂草帽,兩頂帳子〉。又引申爲副詞“最”〈頂好、頂高、頂大〉。)]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一回):“獨有田小辮子,又頂住問,‘貴姓、台甫。’” 頂 ☚ ">  顙 ☛ 000027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