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韵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韵集 韵集音韵学著作。晋吕静撰。《隋书·经籍志》载:“吕静《韵集》六卷,晋安复令”。其书今亡,有清陈澧、任大椿、马国翰、顾震福辑本。对于《韵集》的内容和评价,略见于某些书的记载,如《魏书·江式传》云:“(吕静)作《韵集》五卷,宫、商、角、徵、羽,各为一篇。”《隋书·潘徽传》云:“末有李登《声类》、吕静《韵集》,始判清浊,才分宫羽,而全无引据,过伤浅局,诗赋所须,卒难为用。”《文镜秘府论·四声论》云:“吕静之撰《韵集》,分取无方;王微之制《鸿宝》,咏歌少验。”褒贬参半,亦足以见其影响之不可忽视。 ☚ 音韵决疑 韵海镜源 ☛ 韵集 韵集韵书名。晋吕静撰。五卷。今亡佚。吕静,西晋末期人,做过安复令。他的哥哥吕忱曾经仿《说文解字》编过一部《字林》。《韵集》是在李登《声类》的影响下编写的。江式《上古今文字源流表》:“忱弟静,别仿故左校令李登《声类》之法,作《韵集》五卷,宫、商、角、徵、羽各为一篇。”根据前人记载,《韵集》当有以下编排体例: ☚ 声类 六朝韵书 ☛ 韵集韵书。五卷。晋·吕静著。《魏书·江式传》谓其仿“李登《声类》之法”。已失传。清人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录《韵集》佚文70余条。参见“声类”条。 韵集一卷。晋吕静撰,龙璋辑。《隋书·经籍志》著录《韵集》六卷,晋复安令吕静撰。是静曾官晋复安令矣。《魏书·江式传》云忱弟静别仿故左校令李登《声类》之法,作《韵集》五卷,使宫商角徵羽各为一篇。是静为《字林》作者吕忱之弟矣。忱、静为西晋任城(今山东济宁市东南)人。是书《新旧唐志》并云五卷,异于《隋志》而同于《江式传》,盖《隋志》并序目计之,原书固以五声为五卷也。据江式之说及佚文所提供的情况,《韵集》大概是按宫商角徵羽五音各为一篇;不分韵;每一篇中,凡是同音字都列在一起;所收字多魏晋间俗体,大抵与《字林》相为表里;有简略注释。吕静的审音能力不高,所以江式批评他“音读楚夏,时有不同。”(《魏书·江式传》)颜之推《家训·音辞篇》云《韵集》以成仍宏登合为两韵,为奇益石分作四章。清段玉裁云今《广韵》“成”在十四清,“仍”在十六蒸,别为二韵;“宏”在十三耕,“登”在十七登,亦别为二韵; 而吕静《韵集》 “成” “仍”为一韵,“宏” “登” 为一韵,故曰 “合成两韵”。今《广韵》“为”“奇” 同在五支,“益”“石” 同在二十二昔,而《韵集》“为”“奇”别为二韵,“益”“石”别为二韵,故曰“分作四章”。此尚可以考见韵首崖略。陆法言《切韵序》谓吕静《韵集》等六家韵书,“各有乖互”。是韵书当以《韵集》为最早。清任大椿《字林考逸》引许观《东齐纪事》谓宋朝真宗时,陈彭年与晁迴、戚纶条贡举事,取 《字林》、《韵集》、《韵略》、《字统》及 《三仓》、《尔雅》,为礼部韵。是 《韵集》宋景祐 (1034—1038年) 时尚存,与《字林》同为学者所援用。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字林》五卷而无此书,则《韵集》亡于《字林》亡佚之前矣。龙璋所辑之本,因清任大椿《小学钩沈》辑本,重加增益,并稍变体例而成。以唐陆德明《尔雅音义》所引郭吕者别为“存疑”附后。是编有民国间攸县龙氏铅印《小学搜佚》本。 韵集韵书名。晋吕静撰。《隋志》作六卷,《唐志》作五卷。该书仿李登《声类》之法,作宫、商、角、徵、羽各一篇。后佚失。清马国翰有辑本。另《隋志》又载段弘撰 《韵集》八卷和无名氏撰 《韵集》十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