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韩愈研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韩愈研究

《韩愈研究》

唐代散文作家研究专著。台湾学生书局1977年11月初版,1981年11月出版增订本。著者罗联添,台湾大学国文系教授。全书正文共由八个部分组成:一、韩愈家世:旨在说明韩愈与家族人物的关系,及其如何在贫困家庭中卓然有以自立,考察了有关韩愈的郡望与里居、先世、家族、家庭经济情况等问题。二、韩愈事迹:作者在参考吕大防《韩文公集年谱》、程俱《韩文公历官记》、洪兴祖《韩子年谱》、钱基博《韩愈志》等各家谱志的基础上,搜集各种有关资料,整理爬梳,分幼年至成人、长安应举、进士擢第、三举吏部与三上宰相书、汴州推官、从事徐州幕、四门博士、阳山之贬、移江陵召受国子博士、仕宦洛阳、入仕长安、中书舍人改右庶子、出征淮西、贬潮州移袁州、自袁州召受国子祭酒、奉使镇州、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退之服硫磺”等十八条目介绍了韩愈的生平概况,旨在彰明韩愈一生大节、为人、风骨等。三、韩愈交游:对韩愈交游人物中较为重要者如陈羽、李观、欧阳詹、侯喜、陆、张署、孟郊、柳宗元、杨凭、杨凝、杨敬之、刘禹锡、皇甫湜、元稹、白居易等作了较为详细的考察。作者认为,韩愈早年朋友李观为文不沿袭前人,韩愈日后倡导古文,主张“陈言务去”,可能受李观的影响;韩愈诗文写作,在诗方面有孟郊跟他角力,散文方面有柳宗元跟他争胜,韩愈的文学成就与孟柳的角力争胜密切相关;韩愈长兄韩会与柳宗元父柳镇友善,并主张文以贯道,韩柳相交是因为世交关系,二人倡导古文运动,乃是承父兄的主张加以发扬光大。四、学术思想:分析了韩愈尊儒道、排佛老、建立道统、推崇孟子、奠定新儒学基础以及情性三品说等。五、古文运动:探讨了古文的名称、古文运动的含义、古文运动的渊源与产生背景以及古文运动的成功因素、功绩与成就等问题。六、文学理论:对韩愈载道的文学观、“去陈言”与“怪奇”、不平则鸣与穷而后工等有关文学理论作了细致分析,并阐述了韩柳文学理论的异同。七、韩文评论:旨在探讨韩文的渊源、传承、特征、以及修辞等问题。八、韩文特色:从奇诡、散文化、刚劲壮伟三方面对此作了说明。
全书材料丰富,分析全面,并附录有韩文论述选辑、韩愈论著目录、韩愈年表等,对探讨韩愈生平与文学成就颇富参考价值。

☚ 韩愈   韩柳散文选 ☛
韩愈研究

韩愈研究

思想史著作。邓潭洲著。原稿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文革” 中下落不明。“文革”后,作者在精读韩集基础上,通检各种有关资料,重新撰写而成。全书除绪论外,分8章,包括韩愈的家世和生平事迹、哲学思想、人才观和教育思想、领导古文运动、散文、诗及其影响。作者不同意天命论在韩愈世界观中占统治地位的流行说法,认为其早期著作中虽承认有意志的 “天” 之命,但在《应科目时与人书》、《上考功崔虞部书》 中所说的“命”或“天命”是指人事的必然,即客观必然性 (第166~167页)。作者还指出,韩愈论断的人性存在上、中、下三品,本是对一般人说的,但不少学者却用《原道》 中所讲的君、臣、民的等级关系来作性三品的注脚,认为韩愈讲的“上者可教” 和 “下者可制”,就是指的君和民上下两大阶级,并不符合韩愈原意 (第180页)。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

☚ 湖湘文化与毛泽东   太极图说通书义解 ☛
0000118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3: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