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韦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韦驮

韦驮

佛教护法神。

☚ 手击子   打坐 ☛

韦驮

 是佛教的护法神,四大天王南方增长天王八大神将之一。在中国佛教寺院中,韦驮塑像是穿铠甲武将打扮,右手持降魔宝杵,立于天王殿弥勒佛的身后,面向大雄宝殿里的释迦牟尼像。

韦驮 - 民间神文化 - 可可诗词网

韦驮

 《历代神仙通鉴》卷一一:
 一人面胄贯甲,降魔杵横架臂上。燃灯曰:此子自幼全真,名曰韦驮,从吾学道,证位天王。能日遍三洲,寻声感应,法力无穷,以此称三洲感应护法天尊。
 《浪迹续谈》卷七:
 《翻译名义》云:韦驮是符檄,用征召也。与今所谓护法韦驮无涉。其护法者,盖跋阇罗波腻。跋阇罗,此云金刚;波腻,此云手,因其手执金刚杵,遂以名之。按今大小丛林头门内,皆立执杵韦驮,有以手按杵据地 中国第一护法者,有双手合掌捧杵者。询之老僧,始知合掌捧杵为接待寺,凡游方释子到寺,皆蒙供养; 其按杵据地者则否,可以一望而知也。
 《坚瓠广集》卷二“韦驮显圣”条:


 

从艺术的角度,山西平遥双林寺的韦驮堪称


 德藏寺僧真谛,人憨呆而恪守戒律,第为寺中樵汲。杨琏真伽来寓寺中,声言发夭女等墓,意在云间陆左丞爱女及朱提举夫人,皆以美色夭死,用水银殓。下令及二墓,五鼓肩舆发众出寺。真谛怒,忽起掣韦驮木杵,奋击。杨命擒之,众虽数百,披荡不能拒。真谛于众中超跃逾寻丈,若隼撇虎腾,飞捷非人力可到。一时灯炬皆灭,耰锄畚锸,皆为毁坏。杨大惧,谓是韦驮显圣,遂不敢往发,鼓舵率众而去,亦不敢问谁僧。后二年,真谛行脚峨眉,不知所往。
 《破除迷信全书》 卷一○:
 佛教中有一种善走的神,名叫韦驮,说是他在增长天王的属下为八大将军之一,又属四天王管,为三十二将的头目。他是最能保护佛法的,也是能驱除邪魔的。庙中所塑韦驮的像,多作童子状,穿著全身甲胄,手中捧著金刚杵,表明他是勇猛善战,而且具有赤子之心。因为按佛教的说法,当初有邪魔,将释迦牟尼的骨头夺了去,幸亏被韦驮从后追赶,又重新夺回来了。
 [案] 佛教护法天神,相传姓韦名驮,为南方增长天王的八大神将之一,居四天王所属三十二神将之首。其造像多作童子状,着甲胄,执金刚杵,置于天王殿弥勒佛之后。至于《历代神仙通鉴》 所载,不过是道教生拉硬扯之言,《封神演义》 有韦护,亦此类也。

韦驮

在寺庙天王殿内弥勒佛之后都塑一个披胄贯甲,降魔杵横架臂上,此为护法神像,即韦驮。传说佛教中有一善走的神,姓韦、名琨。是增长天王的八大神将之一,居四天王三十二神将之首。他能保护佛法,驱逐邪魔,佛教列为护法神。庙中所塑韦驮,多作童子状、全身甲胄,手持金刚杵,表明其勇猛善战,又具童子之心。按佛教传说,当初有邪魔,将释迦牟尼的骨头夺去,幸亏韦驮从后追赶,又重新夺回来。故一般寺庙均将其置于弥勒佛之后。

韦驮

梵文Skanda(私健陀)的讹略。佛教护法天神。南方增长天王的8大神将之一。塑像多为古代武将,手持金刚杵。列于天王殿弥勒像后,面对释迦牟尼。

韦驮

韦驮

师公奉祀之神,为佛教之护法天神,南方增长天王的八大神将之一,居四天王所属三十二神将之首。其造象多作童子状,着甲胄,执金刚杵,置于天王殿弥勒佛之后。佛教传人壮族地区后,壮族师公借用此神作为掌管经书的神。

☚ 梁吴   蓝伽 ☛

韦驮

Weito,the temple guardia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3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