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韦素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韦素园1902—1932

安徽霍丘人
曾在鲁迅指导下,主持未名社社务。译有《最后的光芒》、《黄花集》、《邂逅》等。
笔名:素园
别名:韦漱园

韦素园

鲁迅与韦素园杜一百*大公报1977年7月6日,鲁迅和他的同
时代人(上卷)第347页
韦素园的性格韦顺 韦苇人民日报1982年6月18日,韦素园选集
第318页
韦素园墓碑记
韦素园传略
李霁野
韦顺
鲁迅研究年刊1974年创刊号
新文学史资料1980年3期,韦素园选集第
8页
韦素园著译目录韦文康整理文教资料简报(江苏)1982年9期,韦素园
选集第320页
韦素园研究资料目录 文教资料简报(江苏)1982年9期,韦素园
选集第324页
韦素园年表
韦素园(1902-1932)
鲁迅培养的青年文学战士——韦素园
韦素园
韦素园
忆韦素园君
吴腾凰
关国煊
韦顺 王曾睿
李立明
阿英
鲁迅
文教资料简报(江苏)1982年9期
*传记文学1985年47卷2期
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第5辑第243页
*中国现代六百作家小传第271页
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第218页
韦素园选集第1页,鲁迅全集第6卷第63
最后一束光亮——读韦素园病中书简
韦素园与安徽的“六·二”学运
韦素园墓记
韦苇
金杏村
鲁迅
韦素园选集第311页
安庆文史资料第4辑第5页
鲁迅全集第6卷第62页

韦素园

厄于短年的韦素园
一株悄然早谢的丁香——韦素园简论
李霁野
冯锡玮
天津师院学报1977年6期
外国文学研究1990年4期
韦素园

韦素园1902.6.18—1932.8.1

原名韦崇文,曾一度改名漱园。安徽霍邱人。少年时就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反对政府的黑暗统治。1921年夏,赴苏联学习,1922年回国。1925年结识鲁迅,在鲁迅的引导下,曾编辑过《民报》副刊,担任过《莽原》的责任编辑,主持过《未名》社的社务。1927年因病住进了北京西山医院,1932年病逝。鲁迅亲自为他写下了“宏才远志,厄于短年。文苑失英,明者永悼”的碑文。他主要的文学成就在于翻译外国文学,先后出版过《外套》、《最后的光芒》、《黄花集》、《邂逅》等译作。他还在《语丝》、《莽原》、《未名》等期刊上发表过一些诗歌和散文小品,如《西山随笔》、《痕》等。他的创作严谨认真,强调艺术必须来源于生活,认为“没有真实的生活,凭空想来创作,总是隔靴搔痒。”(1930年6月9日野信),因此他写的催人泪下的散文小品和抒情诗札,可看作是作者情感的实录,内容几乎离不开他与亲朋之间深厚的情谊和他顽强的斗争精神,不矫揉造作,写得情真意切,动人心弦。

☚ 韦长明   戈公振 ☛
韦素园

韦素园1902~1932

原名崇文,又名漱园。1915年入阜阳省立第三师范,1918年入长沙法政学校预科,1920年转入安庆安徽法政学校,后去上海。1921年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三次社会主义青年团代表大会,会后入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1922年回国,入北京俄文法政学校。1925年4月,与鲁迅、向培良、高长虹、章衣萍等创办莽原社,出版《莽原》周刊。又与曹靖华、台静农、李霁野、韦丛芜等创办未名社,主持未名社日常工作,与同人编印《未名》半月刊、《未名丛刊》、《未名新集》。1926年继后鲁迅 主编《莽原》半月刊。病逝于北京。译作有《外套》、 《黄花集》、《最后的光芒》、《革命与文学》、《托尔斯泰的死与少年欧罗巴》、《邂逅》;另著有《西山朝影》、《山中之歌》。

☚ 李养泉   蔡文宝 ☛
0000887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4: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