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的爱国的统一战线
在我党的历史上,对统一战线的名称,曾沿用过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革命的统一战线”等。1979年9月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根据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意见,把新时期的 “革命的统一战线” 改为 “革命的爱国的统一战线”。
这个名称充分反映了新时期我党的统一战线是革命的爱国主义性质。邓小平说: “在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革命的爱国的统一战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03页)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即大陆范围内全体劳动者、爱国者组成的以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联盟和另一个广泛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国外侨胞,以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联盟。
在这个名称中,不同层次的爱国主义阶级和阶层都占有一席之地。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文化传统的深厚感情,对祖国独立、完整、富强的责任感以及由此培养出的崇高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这种朴实纯正的爱国主义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具有的。中国共产党提出的: “一国两制” 的方针,其思想基础正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共同具有的这种爱国立场使祖国统一富强的历史责任感。还有更高层次的爱国主义,不仅追求祖国的独立富强,而且追求祖国的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这两个层次的中国人都是革命的爱国主义者。
这个名称充分地反映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孤立和反对破坏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极少数分子。一切爱国的人、拥护祖国统一的人都被争取、团结到党的统一战线中来,共同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统一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