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革命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革命军 革命军政论文。邹容著。作于1903年,署名革命军马前卒。自费刊印于上海。后收入《邹容文集》。作者时年18岁,该书约2万字,以通俗晓畅、痛快淋漓的笔墨鼓吹革命。文中开头提出“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其中广引卢梭等欧美思想家、政治家宣扬自由独立的思想言论,以“招展于我神州上”,并呼吁“革命!革命!得之则生,失之则死”。全篇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建立“自由平等”的“中华共和国”,爱憎分明,言辞激烈,嬉笑怒骂,充满革命激情。鲁迅说:“倘说影响,则别的千言万语,大概都抵不过浅近直捷的革命军马前卒邹容所做的《革命军》。”此书出版后,翻印流传极广,风行海内外,销售总数达100万册以上。 ☚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警世钟 ☛ 革命军 革命军浴血生作。载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刊《江苏》第六期。仅成《唱革》、《狱慨》二出,似未完。取材于邹容因写《革命军》被捕入狱事。剧中主人公假名周镕,着西装上场,表明写作《革命军》之缘由:“今日个踏遍神州,大都来竟无一寸干净土。然翻观吾国同胞,犹是冥然不觉,一任他家国凌夷,依旧的梨园歌舞。”故要“撞晨钟唤醒这千年睡虎,纵然是倒海狂澜一木难砥柱”。 ☚ 新中国 爱国魂 ☛ 《革命军》《革命军》
邹容撰。邹容(1885~1905),原名绍陶,字蔚丹,又字威丹,四川巴县人。近代作家、革命家。出身于富商家庭,10岁已熟读“四书”、“五经”和《史记》、《汉书》,12岁参加县童子试,对八股试题晦涩不满,顶撞主考,愤而中途退场。后赴重庆,结识一批知名人士,阅览新书报刊。对戊戌变法中牺牲的谭嗣同尤为景慕,题诗“赫赫谭君故,湖湘士气衰。惟冀后来者,继起志勿灰”。16岁考取四川官费留学生,因思想激进、疾恶如仇而被除名。次年,自费赴日留学,因揭发清政府驻日留学生监督姚文甫丑闻被迫害,返国后于上海加入蔡元培等组织的革命团体爱国学社,结识章太炎。为宣传革命道理,撰成《革命军》。 《革命军》堪称20世纪初的一篇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宣言书,对辛亥革命的兴起爆发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全书分绪论、革命之原因、革命之教育、革命必剖清人种、革命必先去奴隶之根性、革命独立之大义和结论共7章,凡二万言。书中从理论上阐述了民主革命的必然性,深刻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以“天赋人权”为思想武器,对“皇权神授”进行摧枯拉朽的批判,提出了25条革命纲领,(其中包括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指出了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的双重任务,堪称当时最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书中结尾热情讴歌:“中华共和国万岁!”“中华共和国四万万同胞的自由万岁!”全书旗帜鲜明,语言犀利泼辣,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酣畅恣肆而无所讳忌,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慷慨激昂之处,呼天吁地,破嗓裂喉,表现出为革命而呐喊呼号的忠贞英武形象。章太炎为之作序,称其“叫咷恣言”,章士钊盛誉此书为“今日国民教育之第一教科书”。 《革命军》1903年4月由上海大同书局印行,自序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爱到群众欢迎。此书的出版与传播引起清政府的仇视,制造出震惊中外的《苏报》案,作者系狱后备受迫害折磨,以致瘐死狱中,年仅20岁。此书曾再版20余次,多次以《救世真言》、《革命先锋》等书名翻印流播,成为当时最受欢迎、影响巨大的革命宣传读物之一,应合了作者自序中的预言:“文字收功日,全球革命潮。”鲁迅曾评论清末一些诗文,认为“倘说影响,则别的千言万语,大概都抵不过浅近直截的‘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所作的《革命军》”。1912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追赠邹容“大将军”衔。1983年重庆出版社出版《邹容文集》。 革命军 书名。邹容著。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5月上海大同书局出版,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共七章。章炳麟作序。书中论述了革命的正义性、必要性及其方法和前途,歌颂革命为“顺乎天而应乎人”的“世界之公理”,是“去野蛮而进文明”的“天演之公例”。极力鼓吹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学说。主张用革命手段“扫除数千年种种之专制政体”,恢复人民应当享有的民主权利,扫除干涉中国主权的“外来之恶魔”,建立独立自由的“中华共和国”。笔锋犀利,文字通俗,风行海内外,系二十世纪初年鼓吹革命最有影响的论著。各地书肆为免清廷检查,易名《革命先锋》、《图存篇》、《救世真言》等加以翻刻,销量达一百一十万册,占清末革命书刊销数首位,被誉为中国近代的“人权宣言”。 革命军中国近代邹容著,以“革命军马前卒”署名。1903年上海大同书局刊行,共7章。今收入《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书中历数了清王朝的反动腐败,阐述了中国当时进行革命的必要性,指出:“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争存争亡过渡时代之要义也。革命者,顺乎天而应乎人者也。革命者,去腐败而存良善者也。革命者,由野蛮而进文明者也。革命者,除奴隶而为主人者也”,“惊数十年之睡狮而起舞,是在革命,是在独立”。号召要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政府,建立自由、平等、民主的共和国,收回我天赋之权利,“购取人人平等之幸福”,“我皇汉民族四万万男女同胞”,“其以此革命为人人应有之义务,其以此革命为日日不缺之饮食”。提倡革命教育,认为“今日中国,实无教育之中国”,要通过革命教育,使人人“当知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人人当知平等自由之大义”。强调“革命必先去奴隶之根性”,而“三纲五常”的封建礼教则是造成中国人为奴隶之根源,是“造奴隶之教科书”,必须扫除。该书刊行后影响甚大,成为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一支响亮的号角。 《革命军》清末鼓吹民主革命的名著。邹容著。清光绪二十九年 (1903年) 出版于上海,广为流传。共七章: 一、诸论; 二、革命之原因;三、革命之教育; 四、革命必须剖清人种; 五、革命必先去奴隶之劣根性; 六、革命独立主义; 七、结论。号召推翻清王朝,建立 “中华共和国”。对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起了促进作用。曾引发近代史上著名的 “苏报案”。 《革命军》反清革命著作。清末邹容(1885~1905)著。共7章,2万余字。光绪二十九年(1903)由上海大同书局出版。本书宣传推翻清朝统治,反对外国侵略,主张建立中华共和国。出书后流传很广,“不翼不胫而飞走海内”(《醒狮》第1期《祭邹容文》)。为防清廷查禁,各地革命组织巧妙地变换书名,不断翻印发行。新加坡重刻本更名《图存篇》,香港重刻本更名《革命先锋》,中国留日学生翻刻本更名《铁券》。在短短一两年内各地翻刻达20余版,发行量超过110万册。此后,各地仍在不断翻刻发行,估计超过200万册。本书发行数量之多占晚清各种书刊发行之首位。邹容因著本书被清廷逮捕,1905年病死狱中。 革命军 革命军Gemingjun书名。邹容著。1903年5月(光绪二十九年四月) 上海大同书局刊行。1册, 2万余字。作者以浅近通俗的语言, 揭露和抨击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论证在中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提出明确而系统的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全书以 “中华共和国万岁!”“中华共和国四万万同胞的自由万岁!”的口号结尾。刊行后,受到热烈欢迎,风行海内外,销量达110万册。鲁迅先生评价它说: “倘说影响,则别的千言万语,大概都抵不过浅近直截的革命军马前卒邹容所做的 《革命军》。” ( 《鲁迅全集》第1卷, 第31页) 对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运动起了促进作用。 ☚ 邹容 陈天华 ☛ 革命军 革命军清末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通俗著作。清末邹容著。邹容(1885—1905),原名桂文,字威丹,又叫绍陶。四川巴县人。在狱中被折磨而死。该书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共二万多字,分七章,分别为《绪论》、《革命之原因》、《革命之教育》、《革命之必辨清人种》、《革命必先去奴隶之根性》、《革命独立之大义》、《结论》。此书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五月底在上海大同书局刊行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章炳麟称之为“雷霆之声”、“义师先声”。 ☚ 警世钟 訄书 ☛ 革命军 革命军Gemingjun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邹容撰写的一本宣传民主革命的小册子。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5月由上海大同书局刊行。全书2万余字,共分7章。作者以通俗浅近的文字,尖锐抨击清朝政府,热情歌颂革命,认为革命是“天演之公例”、“世界之公理”。号召人们“作十年血战之期,磨吾剑,建吾旗,各出其九死一生之魄力”,推翻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朝政府,建立一个“中华共和国”,这个国家应该是独立和民主、自由与平等的国家,不许外国侵略,永远根绝封建专制制度。《革命军》出版后产生了极大影响,翻印流传极广,风行海内外,销售总数在100万册以上,在清末革命书刊的销数中居第一位,对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运动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辛亥革命 ☛ 革命军书名。邹容著。1903年5月在沪出版。书中讴歌革命,号召埋葬清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共和国。是较早系统地阐述民主革命理论的著作,影响很大。曾易名《图存篇》、《救世真言》、《铁券》等。参见“邹容”。 革命军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为推翻反动统治,以暴力夺取政权而建立的武装力量。 革命军 《革命军》清末著名革命宣传小册子。1903年5月出版,作者邹容。热情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全文约20000字,分绪论、革命之原因、革命之教育、革命必剖清人种、革命必先去奴隶之根性、革命独立之大义、结论7章,以犀利沉痛的文笔抨击专制,鼓吹反满,宣传平等、自由、天赋人权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阐述革命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语言通俗,感情炽烈。出版后引起很大轰动,被称为“国民教育之第一教科书”。辛亥革命时期,读书不胫而走,先后发行110万册,是这一时期革命宣传小册子中发行数字最多的,对辛亥革命起了重大推动作用。 ☚ 指导全国广播电台播送节目办法 革命军日报 ☛ 《革命军》ge ming junRevolutionary Army→邹容 (Zou Rong) 革命军书名。清末邹容著。清光绪二十九年三月(1903年5月),由上海大同书局出版,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章炳麟为之作序。全书分七章,二万余字。作者以火热的激情,犀利的笔锋,通俗的文字,宣传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揭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进而阐述了革命的方法,认为首先要用资产阶级的学说武装人民,使人们认识“平等自由之大义”,树立起“政治法律之观念”,使人民分清敌我, “内有所结”, “外有所排”,启发民族觉醒,反对民族压迫;反对封建思想意识,争平等,争自由,彻底排除“奴隶之根性”。最后,鲜明地提出要“模拟美国革命独立之义”,在中国建立独立自主的“中华共和国”。刊行后,在国内外辗转翻印,流传很广,销数逾百万册,对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