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Mǐ现行罕见姓氏。今四川之成都有分布。《姓氏考略》 亦载并注其源: ❶其引 《周书·世俘篇》 云:“‘武王伐靡及陈。’后当以国为氏。望出西平。”(按:孔晁注:“靡,纣邑也。”) ❷又据《汉书·赵充国传》注云: “罕幵豪有靡氏。”罕、幵为汉代羌族中两个部族,汉置罕幵县,故址在今甘肃之天水南。 音从《汉语大字典》; 《姓氏字典》音mí。 汉代有靡忘、靡当儿。 靡1.mǐ ❶倒仆。見“靡草”。 ❷傾斜。司馬相如《上林賦》:“拖蜺旌,靡雲旗。” ❸畏服貌。東方朔《答客難》:“譬猶鼱鼩之襲狗,孤豚之咋虎,至則靡耳。” ❹無。劉安《屏風賦》:“飄颻殆危,靡安措足。”《古文苑》董仲舒《士不遇賦》:“觀上古之清濁兮,廉士亦煢煢而靡歸。” ❺侈靡。《文選》揚雄《羽獵賦》:“未遑苑囿之麗,游獵之靡也。” ❻細膩。見“靡曼”。 ❼美。傅毅《舞賦》:“綽約閑靡,機迅體輕。” ❽邊。司馬相如《上林賦》:“明月珠子,的皪江靡。” ❾編使之緻密。《漢書》揚雄《甘泉賦》:“靡薜荔而爲席兮,折瓊枝以爲芳。”顏師古注:“靡,纖密也,謂纖織之也。一曰靡謂偃而靡之藉地也。” 2.mí ❶順。《漢書》司馬相如《大人賦》:“㩜攙槍以爲旌兮,靡屈虹而爲綢。”邊讓《章華臺賦》:“激玄體於清池兮,靡微風而行舟。” ❷散布。揚雄《長楊賦》:“并包書林,聖風雲靡。” ❸移動。《文選》揚雄《長楊賦》:“是以車不安軔,日未靡旃,從者彷彿,骫屬而還。”李善注:“日未靡旃,言日未移旌旗之影也。” ❹糜爛。見“靡敝”。 ❺系。見“胥靡”。 3.mó 摩擦,接觸。通“摩”。《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下靡蘭蕙,上拂羽蓋。”《漢書》作“摩”。 4.huī 同“麾”。揮動。司馬相如《子虛賦》:“靡魚須之橈旃,曳明月之珠旗。”揚雄《羽獵賦》:“靡日月之朱竿,曳彗星之飛旗。” 靡 靡mǐ❶无,没有。《秦风·晨风》二章:“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小雅·蓼莪》三章:“出则衔恤,入则靡至。”马瑞辰《通释》:“靡至,犹云靡亲耳。《说文》: ‘亲,至也。’”陈奂《传疏》:“入则靡至,言役罢而归,时父母皆丧,入则无所至。”《大雅·云汉》七章:“靡人不周,无不能止。”毛《传》: “周,救也。”郑《笺》:“周,当作赒。王以诸臣困于食,人人赒给之,权救其急,后日乏无不能豫止。” ❷不,不能,不要。《小雅·皇皇者华》一章: “駪駪征夫,每怀靡及。”朱熹《集传》:“駪駪,众多疾行之貌。征夫,使臣与其属也。怀,思也。此駪駪然之征夫,则其所怀思,常若有所不及。”《大雅·抑》十章:“民之靡盈,谁夙知而莫成。”莫,暮,晚。郑《笺》: “万民之意,皆持不满于王,谁早有所知,而反晚成与?”朱熹《集传》:“人若不自盈满,能受教戒,则岂有既早知而反晚成者乎?”《大雅·召旻》二章:“昏椓靡共,溃溃回遹,实靖夷我邦。”朱熹《集传》: “昏椓,昏乱椓丧之人也。共与恭同。溃溃,乱也。回遹,邪僻也。靖,治; 夷,平也。言此蟊贼昏椓者,皆溃乱邪辟之人,而王乃使之治平我邦,所以致乱也。”陈奂《传疏》:“靡共,不共职事也。” ❸罪累,侈靡。《周颂·烈文》一章:“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毛《传》: “封,大也。靡,累也。崇,立也。”郑《笺》:“崇,厚也。无大累于女国,谓诸侯治国无罪恶也。王其厚之,增其爵土也。”孔《疏》:“靡,谓侈靡,奢侈淫靡是罪累之事,故靡为累也。”朱熹《集传》:“封,专利以自封殖也。靡,汰侈也。崇,尊尚也。言汝能无封靡于尔邦,则王当尊汝。” ☚ 簸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 靡读音m·i(ˇ),为i韵目,属i—er韵部。文彼切,上,纸韵。 ❶没有;无。如:靡日不思。 ❷倒;倒下;顺风倒下。如:望风披靡。 上一条: 䖹 下一条: 灖
靡读音m·ei(ˊ),为ei韵目,属i—ei—ui韵部。忙皮切,平,支韵。 ❶河岸;水滨。通“湄”。 上一条: 塺 下一条: 麋
靡读音m·i(ˊ),为i韵目,属i—er韵部。忙皮切,平,支韵。 ❶浪费。 ❷损害。 ❸靡烂。 ❹分散。 上一条: 醿 下一条: 孊
靡读音m·o(ˊ),为o韵目,属e—o—uo韵部。眉波切,平,戈韵。通“摩”。抚摩;摩挲。《庄子·马蹄》:“喜则交颈相靡。” 上一条: 摩 下一条: 蘑 靡mǐ❶ 曳。例:套~牲口曳犁。 ❍ 缒~绳曳戽栲栳浇水。 ❷倒下。例:从高处掉~了下来,把人弹~美了! ❍ 他在这个问题上跌~了一跤。 ❸顺。例:事情办得顺~很,随~心意很! ❹好。例:事情做得嫽~很、蒇~很! 《集韵》:“靡,曳也。”《广韵》:“靡,偃也。”《古今韵会举要》:“靡,顺也。”《玉篇》:“靡,好也。” 靡{}五7464①动灭;消灭。古方言。《方言》第十三:「~,灭也。」《荀子・大略》:「利夫秋毫,害~国家。」《楚辞・九叹》:「名~散而不彰。」王逸注:「~散,犹消灭也。」②形细腻;平滑。⑴古北方方言。《方言》第二:「东齐言布帛之细者曰绫,秦晋曰~。」晋郭璞注:「~,细好也。」⑵中原官话。甘肃甘谷。李恭《陇右方言发微・释言》:「陇右至今谓人细理弱肌曰~,物之精细平滑者亦曰~,读作绵。」③形迟缓久远的样子。吴语。江苏苏州。汪东《吴语》:「《尔雅》:『迟迟,徐也。』《诗・黍离》注:『~~,犹迟迟也。』苏州状舒徐久远曰~。」④形不正当。粤语。广东广州。章炳麟《新方言・释言》:「《史记・司马相如传》:『敞罔~徙。』《索隐》曰:『失正也。』广州谓邪曰~。」   靡mi❶倒下。《左传·庄公十年》:“望其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瞋之,左右皆~。”(左右:手下的人。刃:杀。) ❷无,没有。《史记·孝文本纪》:“方内安宁,~有兵革。”(方:四方。兵革:代指战争。)《史记·孝文本纪》:“天下万物之萌生,~不有死。” ❸奢侈,浪费。同义合成词:“奢靡”。贾谊《论积贮疏》:“生之者甚少而~之者甚多。”(生:生产。) 靡mí浪费 △ ~费。 【注意】“靡费、奢靡、侈靡”中的“靡”不要写成“糜”。 另见本页mǐ。
靡mǐ倒下 △ 风~|所向披~。 另见本页mí。 靡浪费:~费︱奢(she)~。 另见 mi。
靡❶倒下:~然︱风~︱披~︱风~一时︱所向披~︱望风披~︱辙(zhe)乱旗~。 ❷华丽:~丽。 ❸没有:~日不思。 ○~~(腐朽颓废;低级趣味的)︱委~(精神不振;意志消沉)︱~之音︱委~不振。 另见 mi。 靡mí浪费:靡费│奢靡。 另见本页mǐ。
靡mǐ❶ 倒下:风靡一时│所向披靡。 ❷ 无,没有:靡日不思│室靡弃物。 ❸ 华丽,美好:靡丽。 另见本页mí。 靡靡mí❶散,分散。《墨子·尚同中》:“靡分天下,设以为万国诸侯。”《淮南子·天文训》:“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天问》:“靡蓱九衢。” ❷ 损坏。《诗经·周颂·烈文》:“无封靡于尔邦。”马瑞辰通释:“犹云无大损坏于尔邦也。”《国语·越语下》:“王若行之,将妨于国家,靡王躬身。”韦昭注:“靡,损也。”《七谏·怨思》:“子胥谏而靡躯兮。” 另见“mǐ”
靡mǐ❶ 细致,细密。《管子·七臣七主》:“主好宫室,则工匠巧;主好文采,则女工靡。”《韩非子·解老》:“凡理者,方圆、粗靡、坚脆之分也。”《招魂》:“靡颜腻理。” ❷ 披靡,倒下。《左传·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七谏·沈江》:“世从俗而变化兮,随风靡而成行。”王逸注:“言当世之人,见子胥被害,则变心从俗,以承上意,若风靡草,群聚成行而罗列。”汤炳正今注:“靡,披靡,倒伏。言若草之随风披靡。” ❸无,没有。《诗经·邶风·泉水》:“有怀于卫,靡日不思。”郑玄笺:“靡,无也。”《九怀 · 陶壅》:“悲九州兮靡君。”王逸注:“伤今天下,无圣主也。”《九思 ·疾世》:“云靡贵兮仁义。” ❹亲顺,顺服。《庄子·人间世》:“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王先谦集解引宣颖曰:“相亲顺以信行。”班固《西都赋》:“靡微风,澹淡浮。”《文选》五臣注:“靡,随也。”《九思·悯上》:“骪靡兮成俗。” 另见“mí” 靡mi另见mi。靡费 奢靡
靡mi另见mi。靡荡 靡丽1 靡靡 靡然2 靡遗 风靡 浮靡 披靡 轻靡 柔靡 颓靡 委靡 淫靡 靡坚不摧 靡靡之音 靡然向风3 靡日不思 靡所适从 靡有孑(jie)遗4(yi) 靡衣偷食5 风靡一时委靡不振 所向披靡 望风披靡 辙乱旗靡 靡(一)mí (二)mǐ【辨形】上是广,一撇伸长成左上半包围结构。19画。形声。 【辨义】靡(一)mí 浪费:靡费|奢靡。 (二)mǐ ❶倒下:靡然|风靡|披靡|风靡一时|所向披靡|望风披靡|辙乱旗靡。 ❷无,没有:靡不有初|靡日不思|靡室靡家|之死靡它。 ❸ 华丽:靡丽|靡颜腻理|夸多斗靡。 〔靡靡〕指含有低级趣味的、颓废淫荡的乐曲:靡靡之音。 〔颓靡〕颓丧,不振作。 【辨析】 二音都可表示动作义。区别在于: 一、词性有所不同:靡(一)mí构成动词;(二)mǐ除构成动词外,还构成形容词,并作动词性、形容词性语素构成成语。 二、适用范畴不同:靡(一)mí表示行为,多用于人力、资财等方面;(二)mǐ表示事物变化、状态和对具有的否定,并表示精神状况。 三、使用频度不同: 靡(一)mí单义项,只用于“靡费、奢靡”等词语;(二)mǐ多义项,较常用,使用频度较高。 靡mí靡❶無也。《詩經·邶風·泉水》: “有懷于衛,靡日不思。” 鄭玄箋: “靡,無也。”《詩經·衛風·氓》:“三歲爲婦,靡室勞矣。” 鄭玄箋: “靡,無也。” 《詩經·小雅·采薇》: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鄭玄箋: “靡,無。” 《詩經·小雅·小旻》: “國雖靡止,或聖或否。” 鄭玄箋:“靡,無。” 《詩經·小雅·蓼莪》: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 出則銜恤,入則靡至。”鄭玄箋: “靡,無也。”《詩經·小雅·北山》: “王事靡鹽,憂我父母。”鄭玄箋:“靡,無也。” 《詩經·大雅·皇矣》: “比于文王,其德靡悔。” 鄭玄箋: “靡,無也。”《詩經·大雅·雲漢》: “靡神不舉,靡愛斯牲,圭璧既卒,寧莫我聽。”鄭玄箋: “靡、莫,皆無也。” ❷侈也。《周禮·地官·司市》: “以政令禁物靡而均市。” 鄭玄注:“鄭司農云: 靡,謂侈靡也。”《禮記·檀弓上》: “夫子曰: 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 鄭玄注: “靡,侈。”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水部 > 涯渚 > 濱 > 靡 靡 mǐ 水涯。《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明月珠子,的皪江靡。”李善注引張揖曰:“靡,厓也。”清·黄景仁《江上曉發》詩:“五更驚風起江靡,布帆一峭百餘里。” 靡mí〖动词〗 一、倒下,倾倒(3)。《曹刿论战》:望其旗靡,故逐之。——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所以追击他们。《杨恽报孙会宗书》:虽雅知恽者,犹随风而靡。——就是平素了解我的人,也还是随着风势倒下去。《潮州韩文公庙碑》:天下靡然从公。——天下人倾倒地跟着公走。 二、用同“糜”。耗费,奢侈,浪费(2)。《有子之言似夫子》: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做椁]如果像这样奢侈浪费,死后还不如快点腐朽好。《文帝议佐百姓诏》:为酒醪以靡谷者多。——酿酒而浪费粮食多。
靡mí〖代词〗 表示无指。必须同句中的否定副词“不”连用。指代人、事物。可译为“没有谁”、“没有什么”等(2)。《屈原列传》:靡不毕见。——没有什么不完全显现出来。《司马季主论卜》:靡屈不伸。——没有什么事物只屈曲不伸展的。
靡mí〖副词〗 表示对动作行为的否定。可译为“不”、“没有”等(2)。《游侠列传序》: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古代民间的游侠,已经不能听说了。《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仓储之积靡穷。——仓库的积贮没有穷尽。 靡mǐ❶ 倒下。《曹刿论战》:“吾视其辙乱,望其旗~,故逐之。” ❷ 倒退,退却。《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促织》:“试与他虫斗,虫尽~。” ❸ 无,没有。《诗经·卫风·氓》:“夙兴夜寐,~有朝矣。”《屈原列传》:“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不毕见。” ❹ 不。《史记·外戚世家》:“秦以前尚略矣,其详~得而记焉。”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天高地迥,号呼~及。” ❺ 华丽,美好。《汉书·韩信传》:“众庶莫不辍作怠惰,~衣偷食,倾耳以待命者。”(偷:苟且。)《后汉书·班彪传》:“以为相如《封禅》,~而不典。” 另见396页mí。
靡mí❶ 分散。《周易·中孚》:“我有好爵,吾与尔~之。”(爵:酒器。) ❷ 浪费。贾谊《论积贮疏》:“生之者甚少,而~之者甚多。”司马光《训俭示康》:“吾性不喜华~。” ❸ 损害。《国语·越语下》:“王若行之,将妨于国家,~王躬身。” ❹ 糜烂。《庄子·胠箧》:“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胣chǐ:裂腹。) ❺ 通“摩”。接触,摩擦。《庄子·马蹄》:“喜则交颈相~,怒则分背相踶。”司马相如《子虚赋》:“下~兰蕙,上拂羽盖。”(羽盖:以翠羽为饰的车盖。) 另见397页mǐ。 靡*C3D2 (一)mi奢侈;浪费:奢~/~费。 (二)mi❶倒下:风~/望风披~。 ❷华丽;细腻:~丽(奢侈而华丽)。 ❸<文>无;没有:~不有初,鲜克有终(凡事无不有个开头,但很少能有个终了。见《诗经》)。 指代 指代一般指:或 某 有(~些;~的) 泛指 旁指:他 别(~人) 旁(~的;~证)另(~外) 异 有所指:射 暗指某人某事:影射 暗射 隐射 伪作此语影射他事:讹语影带 无所指:之 焉 厥 其 莫 无 靡 没有 泛指:漫指 表示近指:以 是 此(~若;~人) 斯(如~) 今(~次;~番) 底(~物) 所(~事) 伊 之 兹 然凭(~地) 这(~儿;~里;~么;~样) 作 这个:兹(~事;念~在~) 尔(~外) 者个 遮个 这种:此种 该种 指示或代替比较近的人或事物:这么些 表示远指:伊(~人;~年) 彼(由此及~) 那(~儿;~么;~样) 恁(~时;~大;~时节) 厥 夫 那个:彼(此起~伏) 尔(~日) 谁个 那一个 那东西 那事情 表示虚指:其(忘~所以)
另见:指出 指点 代替 ☚ 指代 如此 ☛
倒下 倒下倒(推~;拉~;压~;炸~;枯~;顷倒) 倾(倾偃) 僵 物体倒下:覆(覆压;覆颠;倾覆;翻覆)顷 翻倒 滚翻 翻却 倾颠 倾动 倾欹 倾陨 倾霣 倾靡 倾颠 沦倾 颠仆,倾覆:隮颠 颠匐 毁坏倾覆:崩倾 旌旗倒下:旗靡 靡旌 旌旗披靡 车或船翻倒:翻车 翻船(江心~) 覆舟覆车 由歪斜而倒下:倾倒 颠倒 倾斜倒下:磕 欹倒 欹倾 歪倒 倾倒 农作物因穗重或风雨等而倾斜歪倒:倒伏 倾靡 物体变软倒下:软瘫 松瘫 顺风倒下:靡(风靡;披靡) 草木顺风倒下:靡草 草靡 草靡的样子:靡靡 向侧面倒:翻(侧翻;推~) 歪倒 向一边倒的样子:靡然 横着倒下:躺倒 反转,倾倒,变动位置:翻 掀(~翻;~起) 倒下底翻朝上:翻个儿 底朝天 (物体由直立变为横卧:倒下) ☚ 倒下 倒塌 ☛
灭亡 灭亡灭(灭覆;陨灭;沦灭;消灭;逝灭;革灭;息灭;绝灭;破灭;死灭) 亡(死亡;沦亡;殒亡;残亡;湮亡;熸亡;销亡;消亡;隳亡;绝亡) 丧(丧亡;丧灭;翦丧) 泯(泯灭;泯没;消泯) 磨(磨灭) 憝 颠(颠仆;颠沛;颠覆) 覆(覆亡;覆灭) 毙(自~)澌(澌亡;澌灭) 靡(靡散) 堙倾没 殄坠 殄熄 殄毙 殄没 破殄 尽绝 见鬼 湮没 消夷 消绝 扌前 落 罄绝 沦荡 沦铄 崩摧 完蛋 朝代灭亡:灭祀 秦朝与汉朝灭亡:嬴颠刘蹶 整个家庭或家族灭亡:覆家灭族 佛教称天地从生到灭:劫 消失或灭亡:熄 消亡 灭泯 沦丧 颠陨 事物的消亡:寿终正寝 形体消亡:形销 磨损消亡:摩灭 灭绝消亡:澌亡 衰败,趋向灭亡:没落 坠落 泯灭没落:腐灭 沦没丧亡:沦丧 颠陨 崩溃灭亡:溃灭 崩毁 阤崩 必然灭亡:不亡何待 无故而灭亡:虚亡 事物将要灭亡:风中秉烛 事物即将灭亡:魂游釜底 某种事物没有了生命,即将灭亡:气数已尽 逐渐衰微,以致灭亡:浸微浸消 浸微浸灭 很快就灭亡:亡不旋踵 亡不待夕 覆亡无日 (不再存在:灭亡)
另见:失去 死亡 消失 消灭2 ︱生存 产生 ☚ 灭亡 国家灭亡 ☛
损坏 损坏破 靡 磨泐 毁损 毁伤 损毁损伤 损败 亏替 凋摧 顿弊 物品在运输过程中被损坏:货损 珍贵的东西被损坏:珠残玉碎 损耗,损坏:损敝 破裂损坏:裂敝 物体因受风雨侵蚀而损坏:风雨剥蚀 脱落损坏:剥损 剥落损坏:剥坏 残破损坏:弊 缺(缺啮) 伤缺 破损 污染损坏(害):污损 点污 腐烂损坏:腐朽 朽坏 惫坏 咬啮损坏:蚀啮 蛀蚀损坏:蠧损 蠧蚀 蠧毁 经常运动着的东西不易被损坏:户枢不蠧 原有的东西毁坏净尽:荡然无存 损坏得很严重:百孔千疮 千疮百孔 (物体已失去原来的使用效能:损坏)
另见:毁坏2 破损 破坏2 ︱完好 ☚ 损坏 损害2 ☛
精美 精美珍 粹美 考究(装祯~) 讲究 华好 华丽,精美:靡(~衣) 轻巧精美:轻丽 宏大精美:鸿茂 极精美讲究:极精 (精致美好:精美) ☚ 完美 优美1 ☛
没有 没有没(~法;~事;~趣) 勿(勿有) 毋 无(无有;~效;~话;~声;互通有~) 冇(冇得) 非(~同小可) 谟 靡(~日不思)蔑(蔑有;~以复加) 罔(置若~闻) 呒(呒有;呒没) 乏(~走狗) 微 懵撒 唐丧(已成~) 莫须有,没有:蔑须 表示没有:不(~期而遇) 末(未曾;未尝;未从;未或;未省) 莫(~不称快) 匪 弗 没有什么:无何 呒啥(~关系) 没有东西:无物(眼空~) 几乎没有了:殆尽(伤亡~) 都是没有的事:兔角龟毛 完全没有:了无(~牵挂) 一点没有:精(精光;赤条精光) 了无 全无 毫无(~人性) 杳无 绝无略无 空空(~如也) 溜光 空竭殚空 殚尽 什么也没有:一无所有 空空如也 空无所有 了无所有 虚无所有 除身体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一无长物别无长物 身无长物 更无长物 橐无长物 他无长物 囊无长物 空无所有:光 赤(~手;~贫;~立;赤尽;~骨;赤白白;赤光光;赤条精光) 空(空空;空洞;穷空;贫空;~荡荡;~洞无物) 虚(虚无;虚亡) 幻 尽 穷罄 悬罄罄悬(家室~) 磬悬 悬磬 垂橐蔑然 阒然 寂绝 零度 稀空 空无所有的样子:跫然 荡荡
另见:数量 缺乏 空 消失 ︱有 ☚ 没有 无余 ☛
浪费 浪费糜(糜费;糜耗;耗糜;浮糜) 靡(浮靡) 侈 糟(糟践;糟蹋) 作践 作挞 作蹋 遭塌 踢荡 踢腾 踢踏 耗废 耗费 浪废 浮费 漏费 消费 横费 旷费 麋费 屑越 浪费,不利用:荒秽 荒废 浪费钱财:靡财 既使人民劳苦,又浪费钱财:劳民伤财费财劳民 伤财劳民 疲民费财 劳民费财 使军队劳累,耗费钱财:劳师费财 使军队长期劳累,耗费大量财物:老师费财 老师糜饷 糟蹋美好的事物:爨琴(煮鹤爨琴) 烧琴煮鹤 煮鹤焚琴 煮鹤烧琴 焚琴煮鹤 焚琴鬻鹤 因不识货而把好东西胡乱地糟蹋了:哀梨蒸食 蒸食哀梨 任意糟蹋东西:暴殄天物 暴弃天物 天物暴殄 任意浪费、糟蹋:暴殄 抛撒,糟蹋:抛费 浪费时间:荒废 睡大觉 荒废光阴:愒日 贪图安逸,旷费时日:玩愒 玩日愒日玩日愒时 玩日愒月 玩日贪日 耗费心思和精神:费心劳神 费神劳心 折腾浪费:疲费 挥霍浪费:破散 铺张浪费:夸靡 铺腾 大摆排场,铺张浪费:张筵设戏 奢侈浪费:奢(奢费) 侈靡(~之风) 靡侈 鸱靡 侈费 奢侈靡费:奢糜 奢靡 泰靡 桂薪 贵尚 奢华,奢靡:靡丽 华艳奢靡:艳靡 丰盛奢靡:丰靡 白白浪费:空耗 白耗 虚耗 虚糜 白搭 浪费过度:靡费 极度浪费:淫侈 过度享受,恣意浪费:淫靡 在艰难困苦时做奢侈浪费的事:时绌举赢时诎举赢 时绌举盈 势绌举赢 (对人力、财物、时间等用得不当或没有限制:浪费)
另见:使用 物品 奢侈 白费 时间 挥霍 ︱节约 ☚ 不吝啬 奢侈 ☛ 靡mǐ;mí;mó(一) 文彼切,上纸。 ❶倒下,披靡。《史记·司马相如传》:“拖蜺旌,~云旗。” ❷奢侈,浪费。贾谊《论积贮疏》:“生之者甚少,而~之者甚多。” ❸莫,没有谁。《诗·大雅·荡》:“~不有初,鲜克有终。” ❹纤细;细腻。《韩非子·解老》:“方、圆、长、短,粗、~、坚、脆。” ❺华丽,浮华。《汉书·韩信传》:“~衣,媮食。” ❻见“阤靡”。 (二) 忙皮切,平支。靡烂;靡乱。《庄子·胠箧》:“苌弘胣,子胥~。” (三) 眉波切,平歌。通“摩”。接触。《庄子·马蹄》:“喜则交颈相~,怒则分背相蹄。” 〖靡〗 (一)粵 mei5〔美〕普 mǐ ❶ 倒下,有成語「所向披〜」。許慎《說文解字》:「〜,披〜也。」左丘明《左傳.莊公十年》:「望其旗〜,故逐之。」 ❷ 退卻,敗退。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 ❸ 不,沒有。陶淵明《歸去來辭.序》:「求之〜途。」(之:指官職。) ❹ 細緻。宋玉《楚辭.招魂》:「〜顏膩理。」
(二)粵 mei4〔眉〕普 mí 奢靡,奢侈,浪費。司馬光《訓儉示康》:「眾人皆以奢〜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
靡㊀ mi 浪费。如:靡费,奢靡。㊁ mi ❶无,没有。如:靡日不思。 ❷倒下。如:望风披靡。 靡 靡mi(一)代词,用于否定副词“不”前,指人或事物,相当于“没有谁”“没有什么”等。如:❶德厚侔(mou)天地,利泽施四海,靡不获福焉。(《史记·孝文本纪》“靡”句:功德深厚可与天地相比,恩泽遍施于四海,没有谁不得到好处。) ❷物靡不得其所。(《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靡”句:万物中没有什么得不到他适当的位置的。) (二)副词,表示否定,相当于“没”“不”等。如: ❸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新序·杂事》“靡”句:于是相互伴随去朝见,没有不来的。) ❹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史记·游侠列传》“靡”句:古代民间的侠客,已不能听到了。)谬〔缪〕 miu 副词。(一)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不合规范或不诚信,相当于“盲目”“乱”“假”等。如:❶虚授谓之谬举,虚受谓之尸禄。(《文选·曹子建:求自试表》“谬”句:无功授官称之为盲目提拔,凭空受任称之为白吃俸禄。) ❷一行之间必谬增数字,尺纸之内恒虚废数行。(《史通·叙事》“谬”句:一行之中一定乱加几个字,一尺长的纸上总是白白浪费几行字。) ❸临邛令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汉书·司马相如传》“缪”句:临邛县令假装恭敬,天天拜会司马相如。) (二)用于动词前,表示谦敬:自己在某职位上不称职,相当于“不自量地”“错误地”等。如: ❹于殿下无功,不敢谬当重赐。(《资治通鉴·唐纪·高祖武德九年》“谬”句:〔我〕对于殿下没有功劳,不敢不自量地接受重赏。) ❺谬承知遇,欣荷实深。(《韩昌黎集·答魏博田仆射书》“谬”句:我错误地承蒙您的赏识和重用,欣慰与感激之情确实很深。)莫 mo (一)代词,可代人、事物、处所等,相当于“没有谁”“没有什么”“没有哪里”等。如:❶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左传·宣公二年》“莫”句:进谏如果不被采纳,就没有谁接替你了。) ❷问诸僚佐曰:“我欲为汉高、魏武,何如?”一坐莫答。(《世说新语·规箴》“莫”句:〔小庾〕问各位官员说:“我想做汉高祖、魏武帝那样的人,怎么样?”在坐的人没有谁回答的。) ❸臣闻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左传·哀公元年》“莫”句:我听说树立德行没有什么比得上让德行滋长,去除邪恶没有什么比得上让邪恶除根。) ❹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汉书·食货志》“莫”句:当今的要务,没有什么比得上让百姓务农了。) ❺故孝公卒之日,举国而攻之,东西南北莫可奔走。(《盐铁论·非鞅》“莫”句:所以孝公死的时候,全国攻诘商鞅,东西南北没有哪里可以逃跑的。)(二)副词。(A)用于动词前,表示对动作的否定,相当于“不”。如: ❻小子何莫学夫《诗》? (《论语·阳货》“莫”句:年轻人为什么不学习《诗经》?) ❼旌与诛莫得而并焉。(《柳宗元集·驳复仇议》“莫”句:表彰与杀戳不得并用于一个人。) (B)用于动词前,表示劝阻、禁止,相当于“不要”。如: ❽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莫”句:希望早作出决策,不要听信那帮人的意见!) ❾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 (《三国志·魏书·方技传》“莫”句:你有紧病呈现在面部,不要多喝酒!) (C)用于反复问句中,表测度,相当于“可”等。如: ❿行五十许里,天王问绍:“尔莫困否?”绍对曰:“亦不甚困。”(《太平广记·崔绍》“莫”句:走了十来里,天王问崔绍:“你可累不累呢?”崔绍回答说:“也不算太累。”) (11)项羽遂乃高喝:“帐前莫有当直使者无?”(《敦煌变文集·汉将王陵》“莫”句:项羽就高喊:“帐前可有值班人员没有?”) ☚ 弥 那 ☛ 靡míⅠ (浪费) waste: 虚 ~ 光阴 waste time Ⅱ (奢靡) extravagant; wasteful 另见 see also mǐ。
靡mǐ[书] Ⅰ (顺风倒下) blown away by the wind: 所向披 ~ send the enemy fleeing helter-skelter; carry all before one; sweep all; sweep away all obstacles; ever-victorious Ⅱ (无; 没有) no; not: ~ 定 not secure; ~ 日不思 not a day passes without one's thinking of sth. [sb.]; 国难 ~ 止。 There is no end to the nation's troubles. Ⅲ (姓氏) a surname: ~ 生 Mi Sheng 另见 see also mí。 ◆靡丽 [书] magnificent; resplendent; 靡靡之音 demoralizing [beguiling; voluptuous; lewd] music; decadent music; demoralizing [reckless; lydian airs; coaxing] tune; obscene songs; soft, effeminate music; 靡然 leaning to one side 靡mí❶ 靡衣玉食 另见mǐ。
靡mǐ❶ 靡坚不摧|靡靡之音|靡旗乱辙|靡所适从|靡有孑遗|靡知所措
❷ 风靡云涌|风靡一时|旗靡辙乱|委靡不振|萎靡不振
❹ 波流茅靡|从风而靡|随风而靡|所向披靡|望风披靡|一时风靡|应风披靡|缘情绮靡|辙乱旗靡 另见mí。 靡* (19画) ❶mí ❷mǐ
  【提示】起笔是侧点,旧字形是竖点。木,中间是竖,不是竖钩; 位于字左时,末笔捺改点。非,起笔是竖,旧字形是竖撇; 第四笔是横,旧字形是提。里面的林, 旧字形作𣏟。 *靡mí19画 麻部 浪费: ~费|奢~。 另见mǐ(274页)。
*靡mǐ19画 麻部 〈书〉 (1) 顺风倒下: 风~一时|所向披~。 (2) 美好: ~丽。 (3) 没有;不: ~日不思。 另见mí(274页)。 靡 ☚ 非 卂部 ☛ 靡1.mǐ 2.mí1.mǐ 古代形声字。从非,麻声。韵变如麻糜、罢罴(pí)例。“非”字象两根羽相背,小篆和楷书中间两笔下面出头错误,“非”有违背义。靡为散乱,倒下。组词如:披靡(如:望风披靡)。引申为无,没有。与“无”古音m-也是一声之转相通。如:靡日不学。 2.mí 由散乱,倒下,无等引申为浪费。组词如:奢靡|靡费。 靡★常◎常
形声,从非,麻声,本义读mǐ,没有,引申为散乱下垂、倒下;又读mí,引申为耗费、浪费。 【辨析】 ❶以“靡”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mí:蘼。 ❷“靡费、侈靡、奢靡”也作“糜费、侈糜、奢糜”,现在的推荐写法是前者。 ❸靡/末/蔑/无 见284页“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