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阵发性心动过速nonparoxysmal tachycardia系与阵发性心动过速相比,过速的心律发生与消失较缓慢且不易察觉,故得名。异位节律兴奋性为中等度提高,频率介于正常窦性与窦性心动过速的频率之间。多数是暂短的,可持续数小时或数日不等。由于其频率接近窦性正常心率,因此不至于出现严重血液动力学障碍,多数不需治疗。此种情况又分为非阵发性心室上性心动过速和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2种,可因心肌劳损或洋地黄过量而引起。 非阵发性心动过速nonparoxysmal tachy cardia是潜在起搏点自律性增高所致的一种异位性心动过速。常见病因为心肌炎、心肌梗塞及洋地黄毒性反应等。按起搏点部位分为房性、房室交界性及室性三种。一般无特殊临床表现。以病因治疗为主。 非阵发性心动过速 非阵发性心动过速non-paroxysmal tachycardia系指发作有渐起渐止特点的一种异位性心动过速。实际上是一种加速了的交界处性或室性自身节律,故又称自身性心动过速。非阵发性心动过速的特点: ❶发作和终止是逐渐的; ❷室上性者频率介于70~130次/min;室性者频率介于60~100次/min; ❸心室律可以规则,亦可不规则(原因为心室夺获、隐匿性传导或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❹对心脏功能影响不大。常见于风湿热*、洋地黄中毒*、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等。 ☚ 有效的窦性周期 持续性无休止性心动过速 ☛ 000129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