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时,会出现有适应意义的反应。例如伤害性的刺激作用于肢体时,可引起肢体回缩;食物进入口腔可引起唾液分泌;角膜受到异物刺激时眼睑迅速闭合;人体肌肉活动增强时可引起循环机能和呼吸机能加强等。这些反应都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进行的反射活动,是由感受器受到刺激后,经传入神经传导到中枢神经系统,经过中枢的分析与综合后,再由传出神经传达到效应器而出现的反应。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这五部分合起来称为反射弧。通过反射弧实现的调节活动称为反射。人和动物的反射活动又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类型。非条件反射是指生下来就具有的,有比较固定的反射弧,遇到某种刺激后,规律地出现某种反应的反射。上面所举的例子都属于非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则不同,是后天学会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是有条件的。例如,狗吃食物时有唾液分泌,是一种非条件反射。但如果在每次给狗吃食物时,都预先或同时给以铃声,经过几次训练之后,单独听到铃声,狗也有唾液分泌。这时,铃声已成为食物的信号,成为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条件反射已建立。由于铃声本来不引起唾液分泌,只有经过训练才有这一作用,因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是有条件的。人或动物在自然生活环境中,也可通过类似的方式建立各种条件反射。例如杏的酸味可引起唾液分泌,这是非条件反射。但是杏的酸味总是与杏的外形有联系的,吃过杏的人,再看到杏就出现唾液分泌则是一种条件反射。由于人和动物可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条件反射,即对一些本来无关的、只是预示着某些(非条件)刺激出现的信号也能起反应。例如小动物听到可能伤害它的大动物的吼叫声即赶快逃跑,而不是受伤害时才逃跑,大大地提高了适应环境的能力。运动员在进入比赛场地后,已开始增强循环、呼吸功能,对即将进行的比赛是有适应意义的。

☚ 小脑   疼痛与镇痛 ☛
0000207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3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