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非抽样误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非抽样误差指由非抽样引起的观测值与真值之差,或样本统计量观测值与总体参数真值之差。包括系统误差、过失误差和偶然误差等。系统误差是指观测数据出现服从确定规律的误差,如对考试评分倾向于过严或过宽所引起的分数误差;如对心理测验题目倾向于做“中性”回答所引起的分数误差等,就是系统误差。过失误差指的是在数据观测和记录过程中,由于工作过失或疏忽所造成的各种误差,如记错、看错、抄错或测错等。偶然误差是由种种偶然因素引起且不易控制的误差。在实验研究中,除了偶然误差不可避免外,其余各种误差应尽量控制与减少。 非抽样误差Nonsampling Error参见“误差”。 非抽样误差在抽样调查中,除抽样误差之外所产生的误差。主要包括登记性误差和偏向性误差两种。登记性误差是指在调查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引起登记上的差错所造成的误差。偏向性误差是指由于违反抽样调查的随机原则,如有意地多选较好的单位或较差的单位进行调查,使据以计算的抽样指标产生的误差。非抽样误差是进行随机抽样时应该避免和可以避免的。避免非抽样误差的主要措施是: (1)严格遵守随机原则,规定应抽选作为样本的单位都必须一一调查,不可随便更换、减少或增加,避免有意多选较好或较差的单位来达到自己原定要说明某个问题的目的。(2)认真培训调查登记人员,做好 一切准备工作,尽量不发生填表、登记之类的错误。 非抽样误差 非抽样误差又称“工作误差”。指在调查过程中由于种种人为因素所造成的代表性误差及登记性误差的总称。前者通常是指调查方案设计有缺陷,如题器或指标含义不清、有诱导性;调查员在实施调查中不遵守随机原则,有意多选较好或较差的单位,等等。后者是指在记录、汇总、计算、抄写调查数据资料时所发生的差错。人为因素所造成的代表性误差通常表现为一种系统性的偏差。它与抽样误差由于随机地观察总体中的一部分单位所造成的样本统计量的波动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有着明显的不同。抽样误差是围绕分布中心所表现出的没有方向性的非系统性的误差,工作误差则是稳定的、有方向性的系统性偏差。避免非抽样误差的主要措施是:(一)严格遵守随机原则,规定应抽选作为样本的调查对象都必须一一调查,不能随便更换、减少或增加,避免有意多选较好或较坏的调查对象来达到自己原定要说明某个问题的目的;(二)搞好问卷设计,严守客观公正的原则,避免题器设计所产生的诱导性因素,并努力使调查项目所涉及的概念指标尽可能地操作化到清晰、明确、唯一的程度; (三)认真培训调查登记人员,做好一切必要的准备工作,尽量不发生填表、登记之类过程中的差错。 ☚ 非概率抽样 罗珀舆论研究中心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