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非国有化运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非国有化运动 非国有化运动亦称“私有化浪潮”。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国家出现的政府将国有企业全部或部分出售 (或承包) 给私人经营的高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普遍发展,曾使大量企业国有化。长期以来,这些企业大都管理不善,亏损严重,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差,从而,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1981年起,英国率先开始对20多家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至1985年底止,出售国有企业资产达50亿英镑,40万职工转移到私营部门。此后,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比利时、荷兰、葡萄牙、日本等国纷纷仿效英国,开始出售国有企业股份,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私有化高潮。目前,西方国家国有企业私有化仍在进行之中。凡实行私有化的企业,经营管理都有改善,亏损局面大都扭转。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正把效率低、亏损严重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经营。 ☚ 资本主义国有化 国际经济一体化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