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静脉输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静脉输液phleboclysis

系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小儿某些疾病如高热、吐泻、昏迷等所致脱水或不能口服药物也多采用静脉补液,成年人需补充营养、纠正电解质失调、抢救中毒、治疗用药、实施手术等亦多用静脉输液。静脉穿刺部位,小儿多取头皮浅静脉,成人多取上肢浅静脉,特殊情况下切开下肢大隐静脉或穿刺股静脉,亦可用颈静脉。输液种类很多、成分不一、量多少不等,但用药必须为合格的针剂,配伍应按规定,用量须在规定范围内,注意禁忌证与适应证,滴速与用量需掌握好,输液中应严密观察以及发生意外能及时处理,尤应注意心脏、肺脏、肾脏在输液过程中的功能。静脉输液应用较广泛,操作亦方便,效果明显,但用药较混乱,掌握不严格易出现事故,以慎重为佳。

静脉输液

静脉输液

是将大量药液持续地滴入静脉,用以补充体液、营养,维持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治疗给药的重要手段。常用的输液部位有四肢明显的静脉,如肘部的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前臂内侧静脉、手背静脉、足背及内踝等处的静脉。现在输液多采用一次性密闭式输液器,把药液准备好,中心铝盖去掉套上网兜,先用75%酒精棉签消毒药瓶的橡皮塞盖,后打开输液器袋,把近滴管端的针头套取下插入药瓶中央,再把排气短管的针头插入药瓶中央,将带有过滤棉的一端固定在网兜上。左手将药瓶倒转高举,右手同时拿住输液导管,并捏滴管处产生负压以利液体快速下流,排出少量液体,驱净管道中的空气,然后扭紧螺旋夹将药瓶挂在输液架或衣架上(图2—2—10)。输液前应先让病人小便,然后选择合适的静脉,在其上部用橡胶管稍加压结扎,使静脉充盈明显(图2—2—11)。用2.5%碘酒在进针局部做环形消毒(直径5~6厘米)待干后用75%酒精脱碘,让病人握拳,再一次查看输液管道无气泡即可进行静脉穿刺,见有回血将针头的1/2~2/3推入静脉内。松开橡胶管及输液管下端的螺旋夹,同时让病人松拳。用胶布条固定针栓部、接管处在肢体上,最后用一块消毒纱布或棉块盖在针头的穿刺部位,用胶布条固定好,不能配合的病人应用夹板固定(图2—2—12)。然后调整药液滴速每分钟80~120滴,应根据病人年龄、病情由医生决定。同时给病人输液的肢体摆放一个舒适体位,以避免长时间输液导致疲劳。如输液在1瓶以上时,可预先将全部药瓶用输液短管串连连续输注(图2—2—13)。静脉输液是一项技术性强、无菌技术要求较高的操作,应由受过严格训练的护理人员操作。在家庭中输液时,护士必须观察一段时间,认为没问题并指导家属掌握输液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事项后方可离开。家庭输液配合要点:输液的环境应清洁,输液前先拖地或用湿笤帚清扫地面,清洁后通风,擦净放置药物输液用具的桌面。输液过程中不要在房间内捅炉火、铲灰,以免尘土飞扬污染药液。输液过程中若针尖部肿胀疼痛,是药液自静脉中溢出,应拔除针头重新输注。输液管道中如发现气泡,可用手指弹击使其返入滴管中,避免空气进入静脉造成空气栓塞,无法排除时应拔除针头。输液减慢或不滴时,要查看针头是否移位、针尖斜面受阻,可帮助病人活动一下输液的肢体,调整螺旋夹观察滴速,恢复正常可继续滴注。一般500毫升药需1.5~2小时输完,当液体走到滴管下端时可拔针。固定在针眼处的纱布胶条暂保留,压迫片刻防止出血。输液中若病人主诉发冷甚至寒战,是发生了输液发热反应,应停止输液与医护人员联系。


图2—2—10 准备好的输液瓶


图2—2—11 上臂缚止血带作静脉穿刺


图2—2—12 固定静脉输液管的方法


图2—2—13 密闭式输液连接三瓶法

☚ 肌内注射法   简易通便法 ☛
静脉输液

静脉输液

静脉输液是由静脉补给体内所需要的各种液体和物质的方法,是战伤救治的一项重要治疗技术。
输液种类和作用 静脉输液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电解质液、血液与血液制品,血浆增量剂与营养物质等。电解质液中的等渗或高渗氯化钠溶液、平衡盐液等是战伤救治中用量最大的一类溶液。全血、血浆、白蛋白等有补充血容量,红细胞,提高血液胶体渗透压的效能,为救治大量失血与大面积烧伤所必需的一类液体。右旋糖酐、白明胶、羟乙基淀粉等有扩充血容量、保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常用于抗休克治疗。葡萄糖液主要是补充水份或携带药物输入静脉,并为机体提供热量。果糖、木糖与酒精也可从静脉输入,为机体供给热量,但因有副作用而剂量受限。可从静脉输入的营养物质还有脂肪乳剂、复方氨基酸、维生素等。
某些液体从周围静脉输入时,因渗透压及pH值与人体差别较大,可损伤血管内膜产生炎症和血栓,因而不能大量从周围静脉输入。
静脉输液方法 液体可经肢体周围静脉或腔静脉输入。周围静脉输液较为简便,上肢的贵要静脉,头静脉及下肢大隐静脉是常用部位,液体输入速度受注射针内

常用静脉输液种类

电解质液血及血液制品血浆增量剂营养物质
氯化钠溶液
氯化钾溶液
复方氯化钠溶液
(Ringer液)
全 血
血 浆
白蛋白
右旋糖酐液
白明胶液
羟乙基淀粉
葡萄糖液
氨基酸液
脂肪乳剂
M/6乳酸钠溶液
复方乳酸钠溶液
碳酸氢钠溶液
乳酸钠平衡盐液
碳酸氢钠盐水平衡液
浓缩红细胞
冰冻红细胞
代血浆血
 维生素类

常用溶液电解质含量 (mEq/L)

液 名NaKCaHCO3Cl乳酸根
血 浆
右旋糖酐(含盐)
142
154
4524101
154
 
5%水解蛋白1018    
等渗氯化钠液
3%氯化钠液
5%氯化钠液
5%葡萄糖盐水
154
513
855
154
   154
513
855
154
 
M/6乳酸钠液167    167
复方氯化钠液
(Ringer液)
14645 155 
乳酸钠平衡盐液
1.25%碳酸氢钠液
1.4%碳酸氢钠液
5%碳酸氢钠液
128
150
167
600
44 11027
10%氯化钾10ml 13.3*    

10ml氯化钾所含的电解质量(mEq)

常用静脉输注液渗透压与pH值

输注液mOsm/LpH值
血 浆
0.9%氯化钠液
5%葡萄糖液
10%葡萄糖液
50%葡萄糖液
10%脂肪乳剂
20%脂肪乳剂
5%水解蛋白液
10%氨基酸液
290
308
278
556
278
280
330
740
925
7.4
4.5~7.0
3.2~5.5
3.2~5.5
3.5
6.5
6.5
5.5
6.0
径的限制。急救时需快速、大量输液时可穿刺多处静脉建立多通道。当静脉穿刺有困难或预计静脉输液时间较长时,可采用静脉切开插入导管的方法。静脉切开应避开损伤部位,可选择下肢大隐静脉、上肢贵要静脉或头静脉。周围静脉管径较细、管壁易受导管的刺激与液体渗透压、pH值的影响而产生炎症和血栓,维持时间仅2~3天。
经腔静脉导管输液可根据需要调节输入液量,腔静脉管径粗,血流量大,受导管与液体渗透压、pH值的影响较小,能输入高渗液体,导管留置时间较长,不易产生炎症与血栓。上腔静脉与下腔静脉均可插管输液,但下腔静脉血流量不及上腔静脉大,故尽量采用上腔静脉插管。上腔静脉插管还可测定中心静脉压,利于监护输液速度与输液量。腔静脉导管可用静脉切开或穿刺的方法,经颈外、颈内、锁骨下或高位头静脉等放入上腔静脉,因头静脉直接进入锁骨下静脉,途径较直,导管错位情况较少,故切开高位头静脉插入导管较切开其他静脉为好。穿刺插管是常用方法,以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为常用部位,但可产生气胸、水胸、神经或动脉损伤等并发症,也可因静脉导管质硬而穿破心脏,引起大出血,偶尔还会发生导管脱落、折断进入心脏与大血管等情况。故静脉穿刺插管有一定的盲目性。
现用静脉导管有由硅橡胶、硅化聚乙烯、四氟乙烯等材料制成,硅橡胶静脉导管质软,刺激性小,优点较多。静脉导管分两大类,常用的一类是经穿刺针送入,另一类是用质稍韧的材料制成,套在穿刺针外面,导管随穿刺针同时进入静脉后将穿刺针拔除,继续将导管送至预定深度,留置在静脉内。
静脉输液监护 静脉输液(或输血)可并发热原反应,过敏反应: 或因液体、静脉导管被污染而发生血行性感染; 快速输入过量的液体可引起心力衰竭,因此,经静脉输λ大量液体或有静脉导管留置时,应进行监护,严防污染,并测定各项参数,以保证输入液量与质合乎机体的需要,防止并发症。最基本的监测项目为记录输入排出量、中心静脉压、血红蛋白与血球压积、血液pH值、血清电解质含量、血浆总蛋白与白蛋白量等。
☚ 输血反应   战伤营养 ☛
0001702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9: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