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某些上皮细胞游离面无运动能力的纤毛状突起。主要有两种,分别生长在附睾管假复层柱状上皮细胞和内耳前庭毛细胞的顶端。前者常成簇存在,系长度40~80 μm的微绒毛;后者较少较短,但粗而硬,超微结构亦基本同于微绒毛,有感受刺激的作用。另外,在视网膜视杆和视锥细胞外节有由纤毛衍化而来的静纤毛,内有残留的轴丝。
静纤毛
光镜下见某些上皮细胞的游离面有类似于纤毛的细突起,但不能运动,称静纤毛。典型的静纤毛见于附睾上皮的柱状细胞,多个细长突起成簇伸入管腔,突起的长度与纤毛相近或更长。内耳位觉和听觉感受器的毛细胞也有静纤毛,但数目较少并较短。视网膜的视杆和视锥的外节是一种变式的静纤毛。电镜下发现,这些部位的静纤毛的微细构造不一。附睾的是长微绒毛,常有分支,并易弯曲。内耳的较粗而硬,构造与微绒毛基本相同。视网膜的视杆和视锥是由纤毛衍化而成,内有残余的轴丝。不同部位的静纤毛功能不一,附睾的可能协助排出分泌,内耳和视网膜的具有感受刺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