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春堂集诗集。元袁易(1262—1306)撰。四卷。易字通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不求仕进。拟荐于朝不就。属徽州路石洞书院山长。旋罢归。居吴淞,筑堂曰“静春”。聚书万卷,手自校定。游于江湖以终。赵孟頫曾为其画卧雪图。是集为其死后十余年,其子袁泰所辑。成书于延祐四年(1317)。存诗一百三十余首。诗多为旅途即景言情之作。闲远超逸,清丽浅淡。《四库总目提要》评“易诗虽所传无多,而风骨遒上,固足以高步一时”。今观其诗,虽有江湖派陋习,然怀情真挚,言辞悱切,不失为元诗中佳品。有《四库全书》本。《知不足斋丛书》和《丛书集成》本增附录三卷。 静春堂集四卷。元袁易(1262—1306)撰。易字通甫。长州 (今属江苏)人。不求仕进。后于吴淞县区之间,筑堂为静春。聚书万卷,亲手校定。时而棹舟载笔床茶灶古器,游于江湖。赵孟頫赠其卧雪图,称易与龚、郭麟孙为吴中三君子。此集仍其子泰所编,近祐四年 (1317)龚序。《四库全书总目》评曰;“易诗虽所传无几,而风骨遒上,因足以高步一时。”有 《四库全书》本、旧抄本(藏于南京图书馆)、《知不足斋丛书》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 (题为 《静春堂时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