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湾引河又称青龙湾减河。是北运河主要泄水河道。起自香河县土门楼村进洪闸,经武清至宝坻大刘坡入潮白新河,全长52.4公里。清雍正七年(1729),建青龙湾减水坝,坝长40丈,次年修筑青龙湾引河堤,雍正九年,青龙湾引河挖成。乾隆二年(1737),青龙湾石坝向上游改建,称王家务减水坝。1925年,在王家务减水坝的基础上建造1座40孔的排洪闸,称作土门楼闸。建闸后,因分洪时水位涌高,流速加快,1939~1949年,连续决口7次,堵闭7次。1950年对河道进行疏浚复堤,在狼尔窝建分洪口门,分泄青龙湾引河洪水入黄堡洼。1971年,对青龙湾河道进行疏浚,引青(龙湾)入潮(白新河)。将狼尔窝分洪口门改建为分洪闸,流量为430立方米/秒。1973年春,对土门楼进洪闸进行改建整治,设计流量狼儿窝闸以上为1330立方米/秒,以下为700立方米/秒。跨河建有津蓟铁路桥1座,公路桥2座,生产桥3座,扬水站6座,蓄水库1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