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青龙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青龙洞

风景旅游地。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城东中和山。下有横跨沅水的祝圣桥。中和山三面临江,山势险峻,古树参天,飞瀑喧嚣。山巅宽平,元明两代曾有官府、亭阁建于此。清代建筑的万寿宫、大佛堂、玉皇殿、吕祖殿、老君殿、藏经殿、望星楼、莲花亭、六角亭等多保留至今。从江岸仰望,如贴壁而悬,壮丽辉煌,鬼斧神工。山南的青龙洞,有“黔东南第一洞天”之称,洞深6米许,四壁石乳如林,云垂花簇。似飞禽走兽,形象逼真,支洞曲折幽深,难知尽头,只觉冷风习习,冬温夏凉。

青龙洞

青龙洞

位于贵州省镇远县城东舞阳河畔(祝圣桥凌于河上)的中和山麓,占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南、北绵延500余米,由大、小100余间的亭台楼阁等组成。是青龙洞寺(又称青龙洞)、万寿宫、中元禅院(又称中元洞):拟砚亭和香炉岩,以及祝圣桥等古建筑的统称。其中青龙洞寺始建于明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现存建筑是清光绪、宣统年间的产物,占地494平方米,主要建筑是石柱砖墙牌楼式大门,自下而上递次升高的灵宫殿、财神庙、保山殿、观音殿、吕祖殿、玉皇阁及望江楼等。万寿宫在青龙洞寺后,面积741平方米,由大小九栋建筑:门牌楼、戏楼、杨泗将军殿、观戏厢楼、内戏台、客房、许真君殿、文公祠及万寿宫组成。中元禅院在万寿宫后,始建于明嘉靖初年,面积约845平方米,现存的主要建筑大佛殿、望星楼和六角亭均为清末建筑。祝圣桥始建于明中叶,是一座七孔拱形大石桥(长135米,宽8.5米),自修建后,一直为东南亚各国与北京往来的交通枢纽。1988年,青龙洞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建筑   增冲鼓楼 ☛
青龙洞

青龙洞

位于镇远县城东的中和山,附近沿湘黔公路向西南而行,可便利到达 阳河三峡风景区和“云贵之秀萃于斯崖”的飞云崖,为黔中著名旅游风景区。
青龙洞所在的中和山悬崖陡峭,怪石嶙峋,古树苍茂,风景极佳。青龙洞前面临江,旁有两道如白练般飞流直下的瀑布游斗于山涧中。洞身极为宽阔,内遍布生成已久、形状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有的如花绽,有的似云浮,有的像飞禽,有的类走兽,真如鬼斧神工一般。洞有主、支之分,主洞深可达6米,而支洞则幽深曲折,蜿蜒蛇行于山腹中,不知尽头。洞内阴风阵阵,奇态诡状,而冬暖夏凉。
青龙洞北有一组颇为壮观的古建筑群,亭台楼阁有100多间,分成四个群组,其中包括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的中元禅院、朝元阁、祝圣桥、紫阳书院等遗迹。另外还有续建于清代的万寿宫、大佛殿、望星楼等建筑,遍布于山间小平坝之上。
1988年1月,青龙洞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大屯土司庄园   息烽集中营旧址 ☛
青龙洞

青龙洞

位于青龙山半腰。明末马一龙《青龙洞记》:“洞中石纹龙鳞,而其势蝘蜒虬蟠,委蛇宛转皆龙形”,因以得名。入洞有石壁迎面而立,上镌“青龙洞”三字,每字五尺见方,古朴苍劲。过一宽敞石厅,即至龙口,中有椭圆形巨石,酷似龙舌;两旁钟乳石倒悬又似龙牙;龙舌上钟乳淅沥,如馋涎纷挂。前行洞渐敞,怪石林立,似虎、象、龟、鹤,栩栩如生。洞回路转之际,即到龙腰,穹高20多米,洞壁宽10米。由此向前,道路曲折盘升,形似龙尾迂回,两边洞壁石质迥然不同,左壁雪白如玉,右壁青红斑驳,十分奇特。

☚ 淳化阁帖石刻   天目湖风景区 ☛

青龙洞

青龙洞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东𣲘阳河畔的中河山麓。为一组寺院、宫观等古建筑的总称,包括青龙洞、中元洞、紫阳洞、万寿宫、拟砚亭、香炉岩等建筑群,有大小亭台楼阁百余间,占地2.1万平方米,南北长达近1公里。青龙洞寺始建于明弘治三年(1490),后毁,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宣统年间所建。主要建筑依山势而建,有望江楼、玉皇阁、吕祖殿、观音殿、灵官殿等。中元洞,又名中元禅院,始建于明嘉靖初,现存建筑为清末建,有重檐歇山顶的大佛殿、三重檐六角攒尖顶的望星楼及六角攒尖顶的六角楼等。紫阳洞,又名紫阳书院,在中河山中段,有考祠、老君殿、雷神殿、圣人殿等,均系底座架空的重檐歇山顶阁楼。万寿宫位于青龙洞与中元洞之间,有牌楼式大门、戏楼、观戏厢楼、内戏台、杨泗将军殿、客堂、许真君殿、文公祠等九栋建筑,相连为一个长方形四合院,为清末建筑。戏台罩面枋上有木雕戏文图10幅。 附近有始建于明代中叶的祝圣桥,跨于𣲘阳河上。

☚ 7. 镇远县   祝圣桥 ☛
青龙洞

青龙洞

位于安化县马路镇青云山。大型天然岩溶洞穴。马路风景区景点。全长约35公里,为中国已发现的最长溶洞之一。洞口高20米,宽18米,古藤垂吊,光滑如削。有溪流从洞中缓缓流出。洞内洞中有洞,洞上生洞,洞下藏洞,钟乳石、石柱、石幔、石瀑密布,形态各异,景象万千,令人目不暇接。龙洞、迷宫、风洞、雷洞等光怪陆离,神秘莫测。洞内存清康熙年间文人墨客留下大量诗词题签,历数百年,色新如昨。主要景点有莲花台、龟龙厅,千丘田 (牛女山庄)、天河瀑布、果子台、巫师刀、巫师角、石床、石枕、石人、石虎、石菩萨、千丈坑、注水池等。

☚ 龙泉洞   鹿步溪 ☛

青龙洞

青龙洞

又名清泉岩。俗称黑岩。位于双牌县泷泊镇北。2001年10月对外开放。石灰岩溶洞。全长800余米,总面积30000平方米。洞内曲径通幽,别有洞天。钟乳石千姿百态,险奇幽美,绚丽多彩。洞壁喷出泉水溢出成溪,深邃逶迤,清澈透明。唐柳宗元、南宋陆游、明徐弘祖曾游此洞。徐弘祖在《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 中赞称“予历选山栖佳胜,此为第一也”。现已辟为十大景区,有龙狮迎客、青龙宝殿、银河落九天、女皇头像、鲤鱼跃龙门、万里长城、太上老君炼丹炉、姜太公钓鱼、八仙渡东海、万年人参、梁山寨小青龙、古榕送客和龙王瑶池等景点40处。洞外新建有水上乐园、钓鱼台、特种植物园、禹公祠、空中缆车等。

☚ 树木镶嵌“绿化祖国”   文塔 ☛
青龙洞

青龙洞

在贵州省镇远县城东㵲阳河畔的中和山,是一处占地2.1万平方米,由北至南长达0.5公里的古建筑群。大小一百多间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中河山麓。包括青龙洞、中元洞、万寿宫等建筑群组。青龙洞寺始建于明弘治三年(1490年),后毁,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宣统年间所建。占地面积460平方米。主要建筑自上而下有望江楼、玉皇阁、吕祖殿、观音殿、保山殿、财神庙、灵官殿等。中元洞又名中元禅院,占地面积845平方米。现存有大佛殿、望星楼、六角亭等建筑。万寿宫位于青龙洞与中元洞之间,占地面积741平方米,有建筑门牌楼、戏楼、观戏厢楼、杨泗殿、内戏台、客房、许真君殿、文公祠等。此外,横跨㵲阳河的祝圣桥,全长135米,宽8.5米,七孔拱形,条石砌筑,始建于明代。青龙洞古建筑群“文化大革命”曾遭破坏,1980年后修复。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西园   大水井李氏宗祠及庄园 ☛
0000506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