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青龙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青龙寺

在唐代长安延兴门内新昌坊西南隅。始建于隋开皇二年(582),初名灵感寺,唐初被废。高宗龙朔二年(662),城阳公主患重病,高僧法朗在此诵《观音经》,寺被重新修复,名观音寺。景云二年(711),观音寺改名为青龙寺,成为唐代佛教密宗的根本道场。高僧惠果等在此传扬密宗教义,日本和尚空海曾在此受学,学成后回国传法,因此青龙寺被日本国视为日本真言宗的发源地。青龙寺地处长安城东南的乐游原上,风景宜人,也是文人学士经常游憩之所。唐代诗人贾岛《题青龙寺》,即指此。


青龙寺

在山西稷山县城西4公里马村西侧。寺居土岗,四面辽阔,掩映于枣林之中。始建于唐龙朔二年(662),翌年改名青龙寺。现存建筑多为元、明遗物。前后殿宇八座.后殿壁画大都是明洪武十八年(1385)所绘,腰殿壁画则为元代所绘,最为精巧,色泽浑圆,线条流畅,可与永乐宫壁画媲美。唐代诗人顾况《独游青龙寺》即指此。

青龙寺

位于西安市东郊铁炉庙村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创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852),原名灵感寺。唐睿宗景云二年(711)改名青龙寺。1086年后,寺院被毁。青龙寺在唐代是传播佛教密宗的主要寺院之一,九世纪初至中叶,日本入唐求法的“学问僧”、“请益僧”往来长安者非常频繁。其中被日本称为“入唐八家”中的空海、圆行、圆仁、惠远、圆珍、宗叡等6人,入唐后即在青龙寺受法。空海回国后成为开创“东密”的大师。1982年春,日本佛教界捐资,在青龙寺遗址修建汉白玉砌成的空海纪念塔和唐式门厅建筑。1984年建成惠果、空海纪念堂,供中外游人参观。

青龙寺

青龙寺

佛寺。据《唐会要》、《长安志》,寺在唐长安城新昌坊南门之东。隋开皇二年(582),为追荐修大兴城时迁葬者的亡灵,建灵感寺。唐龙朔二年(662),太宗女城阳公主因病愈而改立为观音寺。景云二年(711),始名青龙寺。《历代名画记》载,该寺有王韶应画。唐时常有人游赏,王维、王昌龄、王缙、裴迪、李端、韩愈、白居易、朱庆余、 贾岛、 耿𣲗、 皇甫冉、 曹松等均有吟咏之作。此寺为佛教密宗传播之地。大历年间,惠果主持此寺。德宗时,日本所派“入唐八家”中的六家,即在此寺受法。其中成就最大者为空海,不仅著《十著心论》、《文镜秘府论》等,而且据汉字创造平假名。惠果赠空海“遍照金刚”的法号。寺毁于唐末和北宋。遗址在今陕西西安南郊铁炉庙村北。今已发掘,并恢复部分殿宇,建空海大师纪念碑。已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太慈寺   灵感寺 ☛
青龙寺

青龙寺

佛寺。据《唐会要》、《长安志》,寺在唐长安城新昌坊南门之东。隋开皇二年(582),为追荐修大兴城时迁葬者的亡灵,建灵感寺。唐龙朔二年(662),太宗女城阳公主因病愈而改立为观音寺。景云二年(711),始名青龙寺。《历代名画记》载,该寺有王韶应画。唐时常有人游赏,王维、王昌龄、王缙、裴迪、李端、韩愈、白居易、朱庆余、 贾岛、 耿𣲗、 皇甫冉、 曹松等均有吟咏之作。此寺为佛教密宗传播之地。大历年间,惠果主持此寺。德宗时,日本所派“入唐八家”中的六家,即在此寺受法。其中成就最大者为空海,不仅著《十著心论》、《文镜秘府论》等,而且据汉字创造平假名。惠果赠空海“遍照金刚”的法号。寺毁于唐末和北宋。遗址在今陕西西安南郊铁炉庙村北。今已发掘,并恢复部分殿宇,建空海大师纪念碑。已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太慈寺   灵感寺 ☛
青龙寺

青龙寺

位于城关镇马村。创建于唐龙朔二年(662)。现存建筑多为元明遗物。寺分前后两院。前院有天王殿、罗汉殿等。后院有大雄宝殿、腰殿等。大殿居后院最后,面阔三间,单檐挑山式,内有高23米、宽1.2米的元代壁画,画法之精巧可与永乐宫殿壁画比美。腰殿三开间,内绘有佛、道、儒群像壁画,人物繁而不乱,为明代重绘图,但仍保存元代风格。

☚ 8. 稷山县   马村墓葬群 ☛

青龙寺

青龙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的组成部分。位于市东南郊铁炉庙村北,距大雁塔3.5公里。建于隋开皇二年(582),原名灵感寺。唐景云二年(711)改今名。唐代佛教兴盛,公元九世纪初至中叶,日本入唐求法的“学问僧”很多,最著名者有“入唐八家”。其中空海、圆行、圆仁、惠远、圆珍、宗睿六家在青龙寺受法,使该寺成为向外传播佛教密宗颇有影响的寺院之一。空海(密号“遍照金刚”)回日本后,成为日本佛教真言宗创始人,著有《辩显密二教论》、《文镜秘府论》等。唐末寺毁于战火。1982年在遗址上修空海纪念碑,后又建空海、惠果纪念堂等仿唐古建筑。1986年从日本引进千株樱花树,植于院内。

☚ 鼓楼   寒窑 ☛
青龙寺

青龙寺

著名佛教寺院,中国唐代密宗的根本道场,日本真言宗的发源地。位于今西安城南八里许的乐游原上。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 (582),初名灵感寺。唐武德四年 (621) 废毁,唐高宗龙朔二年 (662) 城阳公主因病愈奏请再建,改名观音寺。景云二年(711) 称现名。会昌五年 (845) 唐武宗灭佛,受到破坏,次年改称护国寺,宣宗大中九年 (855) 又复原名。该寺全盛时期在唐中后期,时密宗高僧惠果居此,遂为密宗圣地,从惠果研习者甚多,有印度尼西亚的辨弘、朝鲜的惠日、悟真、日本空海,后来又有日僧圆仁、圆珍、圆载、遍明、宗睿等来此学法。其中空海从惠果受金刚密法,归国后创日本真言宗,史称“东密”,并根据汉字草书创日本平假名字母。1981年于遗址建立空海纪念碑,仿唐建筑纪念堂等,堂内供惠果、空海二法师像。该寺对中外佛教文化交流起过重要作用。

☚ 耶路撒冷   青羊宫 ☛
0000587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6: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