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釉鱼篓形瓷尊
清雍正。高36厘米,口径20.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代以前,青釉瓷器发展的高峰属南宋的龙泉窑,烧出了梅子青、粉青等上乘釉色。元代盛烧青花、釉里红。明代着重发展彩瓷,除明永乐、宣德时期外,青釉瓷的生产呈现衰落。进入清代,从康熙开始又逐渐恢复了青釉器的生产。雍正时期,由于雍正本人的提倡,使青釉的烧制技术达到稳定成熟阶段,以烧制东青、粉青釉瓷最为著名,这件瓷尊即为典型一例。此器为盘口,椭圆腹,矮圈足,器身刻柳条编织纹,随器形的曲线,间隔有所不同。通体施粉青釉,色调匀净素雅,釉面平整光滑,将器身的纹饰映衬得十分突出。此尊似一只精心设计、精心编织的鱼篓,令人爱不释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