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釉仰覆莲花瓷尊
北朝。高63.6厘米,口径19.4厘米。1948年河北省景县封氏墓群出土。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此尊撇口,长颈,鼓腹下敛,高足外侈,平底,肩部有双环系6组,器形宏伟庄重。胎质灰白细密,釉色青灰,晶莹润泽。装饰手法以贴花、划花、堆塑为主。自上而下有多层花纹,分别为:宝相花、团龙、神兽、覆莲、仰莲、覆叶等华缛精美的纹饰。瓷尊上的莲瓣装饰是受佛教艺术的影响。这种仰覆莲花尊在封氏墓及同一地的祖氏墓中共出土四件,有的瓷尊上还饰有飞天。经鉴定,它们的胎釉所含氧化铝、氧化钛的成分较高,而南方的青瓷则恰好相反,故一些专家推测它们是在北方烧制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南方,如南京、武汉等地也出土了类似的莲花尊,现藏于南京市博物馆的莲花尊,风格则与封氏墓出土的极为相近,甚至更为高大、宏伟、精美,不少研究者认为是南朝产品。关于南北方青瓷莲花尊的相互关系及烧造地点尚须进一步掌握科学依据,始能得出正确结论。北京故宫博物院,河北省博物馆及美国、英国也分别藏有同类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