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盲针灸治法
青盲,是指眼外观无异常而视力逐渐下降最后失明,主要相当于慢性视神经炎和视神经萎缩等疾病。多因肝肾阴亏,心营亏损,脾虚血亏,肝郁气滞等所致;外伤和中毒等,也可引起。原则上要及早查出原因,给以有效的针对性治疗; 然而事实是常遇到困难。针灸治疗可控制病情发展和促进恢复,配合药物等治疗,可提高效果。
通治法 以补养肝肾和通络明目为主。常选背俞、足厥阴、足少阳、手阳明等经穴和近部腧穴,如睛明、攒竹、瞳子髎、承泣、球后、风池、肝俞、肾俞、臂俞、合谷、足三里、太溪和太冲等,每次3~4穴。用毫针行补法或平针手法,留针15~20分钟,每日治疗一次,10~12次为一疗程。
辨证论治 一般可分为:
肝肾阴亏 兼见眼内自觉干涩,头晕耳鸣,腰痠遗精,舌淡苔少,脉细。治宜滋肾养肝为主。选背俞、足少阴和足厥阴等经穴为主,如风池、肝俞、太溪、太冲或睛明、肾俞、养老、行间、照海等。用毫针行补法,除睛明和风池外,还可配合灸法。
心营亏损 兼见心烦眩晕,怔忡健忘,梦扰难寐,舌尖红少津,脉细数。治宜养心安神明目。选眼区穴位、背俞、手少阴和足少阳等经穴,如睛明、翳明、头临泣、风池、心俞、神门等。用毫针行补法或平针手法。
脾虚血亏 兼见气弱懒言,肢软嗜卧,纳少便溏、苔薄腻,脉濡弱。治宜补脾益气为主。选眼区穴配合足太阴和足阳明等经穴,如睛明、瞳子髎、球后、三阴交和足三里等。用毫针行补法,亦可同时在气海或关元穴上施以灸法。
肝郁气滞 兼见情志不舒,头晕目弦,胸痞胁痛,口干咽干,舌紫暗,脉弦细。治宜疏肝解郁为主,选眼区穴配合足厥阴和足少阳等经穴,如球后、承泣、瞳子髎、目窗和光明、太冲等。用毫针行泻法。
其它治法 常用者有:
电针法 选玉枕穴,用26号毫针沿头皮刺入0.5~1寸深,然后通脉冲电20分钟,频率为240次/分,强度以病人耐受为度。每日治疗一次,10次为一疗程。休息3~5天后,可继续治疗。
腧穴注射法 选球后、睛明、风池和丝竹空等穴为主,辅以肝俞、胆俞、肾俞、曲池、合谷、足三里和三阴交等,注射维生素B12药液和胎盘组织液。每日选主穴一个,配穴二个,每穴注射0.2ml。每日或隔日治疗一次,十次为一疗程,休息3~5天,可继续治疗。也可使用肌苷和维生素B1注射液作腧穴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