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鸡头壶
烧制于南朝时期,器体较高大,通高47厘米,盘口,高颈,深腹。流为鸡头形,直颈,高冠上翘。龙首形柄高出口沿。肩部贴对称的桥形复系。造型挺拔、庄重。通体釉色青亮、有流釉现象。鸡头壶是两晋南北朝最富有时代特征的造型,又称天鸡壶。它是由盘口壶演变而来,早期鸡头壶见于西晋,在壶体上贴塑鸡头、鸡尾,纯粹是一种装饰,鸡头无颈,与壶腹不通。至东晋时,鸡头高冠引颈,与壶身相通,成为流,鸡尾也由凸出的雕饰变为曲柄,连接壶口与器肩,便于把握和倾倒,使造型既美观,又有较强的实用功能。南朝时,鸡头壶又有新的变化,壶体加高,鸡颈细长,曲柄偏直,并塑成龙首形,龙首衔沿,正如此壶的样式。此后壶体变得更加修长,最终鸡头消失,至唐代演变为龙耳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