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青主学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青主学派 青主学派清初以傅山为代表的学派,因傅山字青主,故名。傅山 (1607—1684),山西阳曲县 (今太原市)人,明诸生,少聪颖,读书过目成诵,性任侠,见天下丧乱,愤追名逐利之徒,乃坚苦守节。明清之际,他深怀民族意识,不甘臣服于清,与顾亭林齐名。青主原本王学,明末王学入于狂禅,蔑仁义弃礼乐,形成反传统儒家思想之异军,青主亦与之合流,他将礼解为治乱世疮疤之用,反映出他因留恋前明而形成的随遇而安的人生观。然而青主又不完全同于王学,而是从中跳出,入于老庄,甚至近于禅宗。徐广轩曾评价青主道:“傅先生之学不专一家之言,儒书外,老子、庄子、释加、达摩之言,靡不毕究。”(《霜红龛集·杂文·学解》卷十四注)他受老子的影响,认为道存在于物之外,恍惚而不可得,而他自己所言“使我之心,不受私弊,光明洞达,随时随事,触著便了”,又与禅宗极为相似。傅山沉溺于老庄,近于空灵,这与他长期隐居及复明不成的愤懑心情有关,虽有其缺点,但从另一方面讲则可以从理学的枷锁中解放出来,迈向思想启蒙的前沿。傅山认为,先秦古籍中所见“理”并不坏,坏在宋儒之歪曲,他反对朱熹的理在气先的说法,以为气在理先,理气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头号问题,主张气在理先,则将气看作宇宙间基本物质,而理是由客观存在所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青主之说不失唯物主义之本色。然而,青主论“理”仍有其局限,他针对宋儒,指出理有善有恶,性亦有善有恶,然而离开社会实际谈性善恶是抽象的,青主纠缠于此,表明他仍没有从中古的哲学思潮中真正解放出来。总之,青主之学对理学是极大的冲击,他冲破了几千年束缚人们的礼法,他为自己营造的“空灵法界,”乃是希望解脱一切对个人的约束,成为没有局限的人,然而当时的社会毕竟不是真空,时代的剧变又使傅山不甘寂寞,想有一番作为,这种矛盾的心态,大概就是青主之学体系复杂、不易为人们把握的内在原因吧! 傅山的主要著作收入 《傅青主霜红龛全集》。其弟子有徐广轩、胡庭等。 ☚ 乾初学派 南雷学派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