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青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青丘国名。即今朝鲜。其名意为东海之外神仙居住的世界或东方的土地。参见“朝鲜”。 青丘qīng qiū(字)马一卿,明代人,工画。 青丘傳説中的國名。《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秋田乎青丘,徬徨乎海外。” 古代名物 > 神異類 > 異域部 > 山川 > 長洲 > 青丘3 青丘3 qīngqiū 即長洲。 古代名物 > 神異類 > 異域部 > 山川 > 青丘2 青丘2 qīngqiū 傳說中東方地名。以青丘之山而得名。堯時怪獸凶禽爲害於民,堯使羿除之,繳大風(一種鷙鳥)於此。禹四方求賢,曾東至於此。《吕氏春秋·求人》:“禹東至榑木之地……攢樹之所,㨉天之山,鳥谷青丘之鄉,黑齒之國。”《淮南子·時則訓》:“東方之極,自碣石山過朝鮮,貫大人之國,東至日出之次,榑木之地,青土樹木之野,太皡、句芒之所司者,萬二千里。”劉文典集解:“王引之云:青土當爲青丘,字之誤也。(《御覽》引此已誤。)《本經篇》‘繳大風於青丘之野’,(今本野誤作澤,辯見《本經》。)高注曰:‘青丘,東方之丘名。’即此所云‘東至青丘之野’也。”又《本經訓》:“堯乃使羿誅鑿齒於疇華之野,殺九嬰於凶水之上,繳大風於青丘之澤。”劉文典集解引王念孫云:“疇華之野,野本作澤,故高注云南方澤名。青丘之澤,澤本作野,《時則篇》云‘東至青丘樹木之野’是也。高注本作‘青丘,東方丘名也’。今本正文澤野二字互誤,高注‘東方丘名’,丘字又誤作澤。”漢·王充《論衡·感類》:“堯時大風爲害,堯激大風於青丘之野。”劉盼遂集解:“激當爲繳之誤。”按:王充誤以此大風爲風雨之風。南朝梁·沈約《齊武帝謚議》:“丹徼青丘之野,跂踵反舌之民。” 古代名物 > 神異類 > 異域部 > 山川 > 青丘1 青丘1 qīngqiū 傳說中東方山名。有奇獸九尾狐及奇鳥灌灌。東方青丘之地、青丘之國皆因此山而得名。《山海經》又列此山於《南山經》基山之東,舛互不合。《山海經·南山經》:“青丘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青䨼。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有鳥焉,其狀如鳩,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秋田乎青丘,傍徨乎海外。”張守節正義引郭璞云:“青丘,山名。上有田,亦有國,出九尾狐,在海外。”晉·陶潛《讀〈山海經〉》詩之十二:“青丘有奇鳥,自言獨見爾;本爲迷者生,不以喻君子。”《北史·隋紀下》:“又青丘之表,咸脩職貢,碧海之濱,同禀正朔。”後世詩文中常以青丘喻齊地之山。參見本類“青丘2”、“青丘國”。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二十八宿 > 青丘 青丘 qīngqiū 星宿名。共七星,屬軫宿。《晉書·天文志上》:“青丘七星,在軫東南,蠻夷之國號也。” 青丘 青丘传说中海外国名。《史记正义》引服虔:“青丘国在海东三百里。”《吕氏春秋·求人》:“禹东至榑木之地……鸟谷青丘之乡,黑齿之国。”司马相如《子虚赋》:“秋田乎青丘,徬徨乎海外。”——秋天就到海外青丘国去打猎,留连徘徊于大海之外。 ☚ 青萍之末 青荃射干 ☛ 青丘qīng qiū神仙居住的地方。《海内十洲记》:“长洲一名~~……有紫府宫,天真仙女游于此地。” 青丘东北古族名。始见于《逸周书·王会》:“青丘,狐九尾”。《山海经·海外东经》也载有“青丘国”。据考,此族居于今辽东半岛南部。周初归附,向周室进贡方物九尾狐。后不见于史,大概融入他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